송본 변맥/평맥/치습갈 조문 비교


〔상한금궤 조문 비교〕


《全書|辨脈》 SSE-01-001 ☞diff

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沈、澁、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玉函》 SOB-02-001 ☞diff

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脈大爲陽浮爲陽數爲陽動爲陽滑爲陽;沈爲陰澁爲陰弱爲陰弦爲陰微爲陰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全書|辨脈》 SSE-01-002 ☞diff

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爲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沈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鞕音硬下同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

《玉函》 SOB-02-002 ☞diff

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自浮而數能食不大便名曰陽結期十七日當劇其脈自沈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堅名曰陰結期十四日當劇

《全書|辨脈》 SSE-01-003 ☞diff

問曰:病有洒淅惡寒而復發熱者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洒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

《玉函》 SOB-02-003 ☞diff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也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爲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何謂陰不足答曰:尺脈弱爲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

《全書|辨脈》 SSE-01-004 ☞diff

陽脈浮一作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沈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鍼則血留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玉函》 SOB-02-004 ☞diff

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

《玉函》 SOB-02-005 ☞diff

其脈沈者營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營氣微加燒鍼血留不行更發熱而燥煩也

《玉函》 SOB-21-004 ☞diff

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惕其脈沈者營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營氣微者加燒鍼血留不行更發熱而煩躁也

《脈經》 SMK-07-16-004 ☞diff

陽脈浮陰脈弱則血虛血虛則筋傷其脈沈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加燒鍼血留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全書|辨脈》 SSE-01-005 ☞diff

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一云:秋脈

《玉函》 SOB-02-006 ☞diff

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全書|辨脈》 SSE-01-006 ☞diff

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一云:夏脈

《玉函》 SOB-02-007 ☞diff

脈纍纍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全書|辨脈》 SSE-01-007 ☞diff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

《玉函》 SOB-02-009 ☞diff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脫也

《全書|辨脈》 SSE-01-008 ☞diff

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一云:陰氣

《玉函》 SOB-02-010 ☞diff

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

《全書|辨脈》 SSE-01-009 ☞diff

脈綿綿如瀉漆之絶者亡其血也

《玉函》 SOB-02-011 ☞diff

脈綿綿如瀉漆之絶者亡其血也

《全書|辨脈》 SSE-01-010 ☞diff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一作:縱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玉函》 SOB-02-012 ☞diff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全書|辨脈》 SSE-01-011 ☞diff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

《玉函》 SOB-02-013 ☞diff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于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全書|辨脈》 SSE-01-012 ☞diff

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玉函》 SOB-02-013 ☞diff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于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玉函》 SOB-02-014 ☞diff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與陽同等者名曰緩也

《玉函》 SOB-02-015 ☞diff

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全書|辨脈》 SSE-01-013 ☞diff

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寒虛相搏此名爲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玉函》 SOB-02-016 ☞diff

脈弦而大弦卽爲減大卽爲芤減卽爲寒芤卽爲虛寒虛相搏脈卽爲革婦人卽半產漏下男子卽亡血失精

《全書|辨脈》 SSE-01-014 ☞diff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爲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玉函》 SOB-02-017 ☞diff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自得解者何也答曰:其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爲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鵲當汗出而解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卽不發戰也

《全書|辨脈》 SSE-01-015 ☞diff

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脈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

《玉函》 SOB-02-018 ☞diff

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其脈大而浮數故不戰汗出而解也

《全書|辨脈》 SSE-01-016 ☞diff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玉函》 SOB-02-019 ☞diff

問曰:病有不戰復不汗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內無津液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而解也

《全書|辨脈》 SSE-01-017 ☞diff

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涼和者何也答曰:此爲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玉函》 SOB-02-020 ☞diff

問曰:傷寒三日其脈浮數而微病人身自凉和者何也答曰:此爲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全書|辨脈》 SSE-01-018 ☞diff

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沈、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爲和平雖劇當愈

《玉函》 SOB-02-021 ☞diff

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沈、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爲和平雖劇當愈

《全書|辨脈》 SSE-01-019 ☞diff

師曰: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須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脈洪大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倣此

《玉函》 SOB-02-022 ☞diff

師曰: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若疼重者須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然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脈洪大一本作浮大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倣此

《全書|辨脈》 SSE-01-020 ☞diff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玉函》 SOB-02-023 ☞diff

問曰:几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全書|辨脈》 SSE-01-021 ☞diff

寸口脈浮爲在表沈爲在裏數爲在府遲爲在藏假令脈遲此爲在藏也

《玉函》 SOB-02-024 ☞diff

夫寸口脈浮在表沈在裏數在府遲在藏假令脈遲此爲在藏

《全書|辨脈》 SSE-01-022 ☞diff

趺陽脈浮而澁少陰脈如經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澁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一作:沈纔見此爲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也玉函作溺

《玉函》 SOB-02-025 ☞diff

趺陽脈浮而澁少陰脈如經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脈浮而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澁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纔見此爲調脈故稱如經而反滑數者故知當溺膿也

《全書|辨脈》 SSE-01-023 ☞diff

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爲風緊則爲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全書|可不》 SSG-16-013 ☞diff

脈浮而緊浮則爲風緊則爲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可發其汗宜麻黃湯方七

《全書|可不》 SSG-20-012 ☞diff

脈浮而緊浮則爲風緊則爲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而不可下也

《玉函》 SOB-02-026 ☞diff

寸口脈浮而緊浮卽爲風緊卽爲寒風卽傷衛寒卽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玉函》 SOB-14-013 ☞diff

脈浮而緊浮則爲風緊則爲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可發其汗宜麻黃湯

《脈經》 SMK-07-02-013 ☞diff

脈浮而緊浮則爲風緊則爲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可發其汗宜麻黃湯

《全書|辨脈》 SSE-01-024 ☞diff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爲也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鞕氣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鞕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玉函》 SOB-02-027 ☞diff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爲也營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堅氣噫而除何以言之脾脈本緩今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堅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饑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饑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全書|辨脈》 SSE-01-025 ☞diff

師曰:病人脈微而澁者此爲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複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複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澁故知亡血也

《玉函》 SOB-02-028 ☞diff

師曰:病人脈微而澁者此爲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而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而欲着複衣冬月盛寒而欲裸其體所以然者陽微卽惡寒陰弱卽發熱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內以陽微不能勝冷故欲着複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內以陰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體又陰脈遲澁故知亡血也

《全書|辨脈》 SSE-01-026 ☞diff

脈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鞕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尙未可攻

《玉函》 SOB-02-029 ☞diff

脈浮而大心下反堅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瘦數則便堅汗多則熱愈汗少卽便難脈遲尙未可攻

《全書|辨脈》 SSE-01-027 ☞diff

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爲命絶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髮潤喘不休者此爲肺先絶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者此爲心絶也脣吻反靑四肢漐習者此爲肝絶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爲脾絶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爲腎絶也又未知何藏陰陽前絶若陽氣前絶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靑陰氣前絶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玉函》 SOB-02-031 ☞diff

脈浮而洪軀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爲命絶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髮潤喘而不休此爲肺絶陽反獨留形體如烟熏直視搖頭此爲心絶脣吻反靑四肢漐習此爲肝絶環口黧黑柔汗發黃此爲脾絶溲便遺失、狂語、目反直視此爲腎絶又未知何藏陰陽先絶若陽氣先絶陰氣後竭其人死身色必靑肉必冷陰氣先絶陽氣後竭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全書|辨脈》 SSE-01-028 ☞diff

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爲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爲寒寒氣相搏則爲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卽䭇音噎下同

《玉函》 SOB-02-032 ☞diff

寸口脈浮大醫反下之此爲大逆浮卽無血大卽爲寒寒氣相搏卽爲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飮之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卽䭇趺陽脈浮浮卽爲虛浮虛相搏故令氣䭇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爲噦此爲醫咎責虛取實守空廹血脈浮、鼻口燥者必衄

《全書|辨脈》 SSE-01-029 ☞diff

趺陽脈浮浮則爲虛浮虛相搏故令氣䭇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爲噦此爲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玉函》 SOB-02-032 ☞diff

寸口脈浮大醫反下之此爲大逆浮卽無血大卽爲寒寒氣相搏卽爲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飮之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卽䭇趺陽脈浮浮卽爲虛浮虛相搏故令氣䭇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爲噦此爲醫咎責虛取實守空廹血脈浮、鼻口燥者必衄

《全書|辨脈》 SSE-01-030 ☞diff

諸脈浮數當發熱而洒淅惡寒若有痛處飮食如常者畜積有膿也

《玉函》 SOB-02-033 ☞diff

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食飮如常者畜積有膿也

《全書|辨脈》 SSE-01-031 ☞diff

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爲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玉函》 SOB-02-034 ☞diff

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爲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全書|辨脈》 SSE-01-032 ☞diff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淸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淸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各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微虛裏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强、頸孿、腰痛、脛酸所爲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淸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爲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裏氣微急三焦相溷內外不通上焦怫音佛下同藏氣相熏口爛食斷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爲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藏府熱氣所過則爲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乙骨切咽塞寒厥相追爲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盍一作闔淸便下重令便數難齊築湫痛命將難全

《玉函》 SOB-02-036 ☞diff

寸口脈陰陽俱緊法當淸邪中上濁邪中下淸邪中上名曰潔;濁邪中下名曰渾陰中于邪必內慄表氣微虛裏氣失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强、腰痛、脛痠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淸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爲慄足膝逆冷溲便妄出表氣微虛裏氣微急三焦相溷內外不通若上焦怫鬱藏氣相熏口爛食斷若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爲濁營衛不通血凝不流衛氣前通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游于經絡出入藏府熱氣所過卽爲癰膿陰氣前通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追爲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若下焦不闔淸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全書|辨脈》 SSE-01-033 ☞diff

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脣口乾燥踡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爲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爲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玉函》 SOB-02-037 ☞diff

脈陰陽俱緊口中氣出脣口乾燥踡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此爲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此爲難治設惡寒者必欲嘔腹痛者必欲利也

《全書|辨脈》 SSE-01-034 ☞diff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入安此爲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爲晚發水停故也爲未解食自可者爲欲解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臉內際黃者此欲解也

《玉函》 SOB-02-038 ☞diff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爲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爲晚發水停故也爲未解食自可者爲欲解

《玉函》 SOB-02-039 ☞diff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此爲欲解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臉內際黃亦爲欲解

《全書|辨脈》 SSE-01-035 ☞diff

解浮而數浮爲風數爲虛風爲熱虛爲寒風虛相搏則洒淅惡寒也

《玉函》 SOB-02-040 ☞diff

脈浮而數浮卽爲風數卽爲虛風卽發熱虛卽惡寒風虛相搏則灑淅惡寒而發熱也

《全書|辨脈》 SSE-01-036 ☞diff

脈浮而滑浮爲陽滑爲實陽實相搏其脈數疾衛氣失度浮滑之脈數疾發熱汗出者此爲不治

《玉函》 SOB-02-042 ☞diff

脈浮而滑浮卽爲陽滑卽爲實陽實相搏其脈數疾衛氣失度浮滑之脈數疾發熱汗出者此爲不治

《全書|辨脈》 SSE-01-037 ☞diff

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玉函》 SOB-02-043 ☞diff

脈散其入形損傷寒而咳上氣者

《脈經》 SMK-07-18-031 ☞diff

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謂其人形損故也

《全書|平脈》 SSE-02-001 ☞diff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沈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爲具陳令得分明

《全書|平脈》 SSE-02-002 ☞diff

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沈、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沈潛水滀支飮急弦動則爲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大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有奸審察表裏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爲子條記傳與賢人

《全書|平脈》 SSE-02-003 ☞diff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

《全書|平脈》 SSE-02-004 ☞diff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願聞其說師曰:病家人請云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臥師到診其脈沈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沈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裏有病者脈當沈而細今脈浮大故知愈也

《全書|平脈》 SSE-02-005 ☞diff

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設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嚥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脈自和處言此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鍼灸數十百處乃愈

《全書|平脈》 SSE-02-006 ☞diff

師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裏痛也行遲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裏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全書|平脈》 SSE-02-007 ☞diff

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

《全書|平脈》 SSE-02-008 ☞diff

問曰:人恐怖者其脈何狀師曰:脈形如循絲累累然其面白脫色也

《全書|平脈》 SSE-02-009 ☞diff

問曰:人不飮其脈何類師曰:脈自澁脣口乾燥也問曰:人愧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全書|平脈》 SSE-02-010 ☞diff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擧頭一云:按投腎氣也若見損脈來至爲難治腎謂所勝脾脾勝不應時

《全書|平脈》 SSE-02-011 ☞diff

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謂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全書|平脈》 SSE-02-012 ☞diff

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沈、澁此六脈名曰殘賤能爲諸脈作病也

《全書|平脈》 SSE-02-013 ☞diff

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爲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何緣作此吐利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爲災怪耳

《全書|平脈》 SSE-02-014 ☞diff

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弦脈者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此是肝藏傷故知死也

《全書|平脈》 SSE-02-015 ☞diff

南方心脈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裏也脈來頭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爲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

《全書|平脈》 SSE-02-016 ☞diff

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火剋西方金法當癰腫爲難治也

《全書|平脈》 SSE-02-017 ☞diff

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屬木脈應濡弱反得毛浮脈者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倣此

《全書|平脈》 SSE-02-018 ☞diff

師曰: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沈肥人當沈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沈故責之

《全書|平脈》 SSE-02-019 ☞diff

師曰:寸脈下不至關爲陽絶;尺脈上不至關爲陰絶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剋之也

《全書|平脈》 SSE-02-020 ☞diff

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卒眩仆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穀神雖困無苦

《全書|平脈》 SSE-02-021 ☞diff

問曰:翕奄沈名曰滑何謂也師曰:沈爲純陰翕爲正陽陰陽和合故令脈滑關尺自平陽明脈微沈食飮自可少陰脈微滑滑者緊之浮名也此爲陰實其人必股內汗出陰下濕也

《全書|平脈》 SSE-02-022 ☞diff

問曰:曾爲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裏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飮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虛冷故令脈緊也

《全書|平脈》 SSE-02-023 ☞diff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

《全書|平脈》 SSE-02-024 ☞diff

榮氣盛名曰章章者暴澤而光

《全書|平脈》 SSE-02-025 ☞diff

高章相搏名曰綱綱者身筋急脈强直故也

《全書|平脈》 SSE-02-026 ☞diff

衛氣弱名曰惵惵者心中氣動迫怯

《全書|平脈》 SSE-02-027 ☞diff

榮氣弱名曰卑卑者心中常自羞愧

《全書|平脈》 SSE-02-028 ☞diff

惵卑相搏名曰損損者五藏六府俱乏氣虛惙故也

《全書|平脈》 SSE-02-029 ☞diff

衛氣和名曰緩緩者四肢不能自收

《全書|平脈》 SSE-02-030 ☞diff

榮氣和名曰遲遲者身體俱重但欲眠也

《全書|平脈》 SSE-02-031 ☞diff

緩遲相搏名曰沈沈者腰中直腹內急痛但欲臥不欲行

《全書|平脈》 SSE-02-032 ☞diff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顔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鞕陰陽相抱榮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强也

《全書|平脈》 SSE-02-033 ☞diff

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强持實擊强痛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也

《全書|平脈》 SSE-02-034 ☞diff

寸口脈浮而大浮爲虛大爲實在尺爲關在寸爲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

《全書|平脈》 SSE-02-035 ☞diff

趺陽脈伏而澁伏則吐逆水穀不化澁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

《全書|平脈》 SSE-02-036 ☞diff

脈浮而大浮爲風虛大爲氣强風氣相搏必成隱★身體爲痒痒者名泄風久久爲痂癩眉少髮稀身有乾瘡而腥臭也

《全書|平脈》 SSE-02-037 ☞diff

寸口脈弱而遲弱者衛氣微遲者榮中寒榮爲血血寒則發熱衛爲氣氣微者心內飢飢而虛滿不能食也趺陽脈大而緊者當卽下利爲難治

《全書|平脈》 SSE-02-038 ☞diff

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塡於晡上也一作:下

《全書|平脈》 SSE-02-039 ☞diff

趺陽脈緊而浮浮爲氣緊爲寒浮爲腹滿緊爲絞痛浮緊相搏腸鳴而轉轉卽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

《脈經》 SMK-08-11-003 ☞diff

趺陽脈緊而浮緊則爲痛浮則爲虛虛則腸鳴緊則堅滿

《全書|平脈》 SSE-02-040 ☞diff

寸口脈微而澁微者衛氣不行澁者榮氣不逮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痹不仁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虛者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全書|平脈》 SSE-02-041 ☞diff

趺陽脈沈而數沈爲實數消穀緊者病難冶

《全書|平脈》 SSE-02-042 ☞diff

寸口脈微而澁微者衛氣衰澁者榮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黃榮氣不足面色靑榮爲根衛爲葉榮衛俱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慄、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全書|平脈》 SSE-02-043 ☞diff

趺陽脈浮而芤浮者衛氣虛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搏宗氣微衰四屬斷絶四屬者謂皮、肉、脂、髓俱竭宗氣則衰矣

《全書|平脈》 SSE-02-044 ☞diff

寸口脈微而緩微者衛氣踈踈則其膚空緩者胃氣實實則穀消而水化也穀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榮盛則其膚必踈三焦絶經名曰血崩

《全書|平脈》 SSE-02-045 ☞diff

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爲寒微則爲虛微緊相搏則爲短氣少陰脈弱而澁弱者微煩澁者厥逆趺陽脈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膚鞕

《全書|平脈》 SSE-02-046 ☞diff

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爲尸厥當刺期門、巨闕宗氣者三焦歸氣也有名無形氣之神使也下榮玉莖故宗筋聚縮之也

《全書|平脈》 SSE-02-047 ☞diff

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絶不見陽也

《全書|平脈》 SSE-02-048 ☞diff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發熱諸緊爲寒諸乘寒者則爲厥鬱冒不仁以胃無穀氣脾澁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

《全書|平脈》 SSE-02-049 ☞diff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師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全書|平脈》 SSE-02-050 ☞diff

問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師曰:諸陽浮數爲乘府諸陰遲澁爲乘藏也

《全書|例》 SSE-03-001 ☞diff

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立春正月節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驚蟄二月節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淸明三月節指乙;穀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節指巽;小滿四月中指巳;芒種五月節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節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節指坤;處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節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節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節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節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節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氣節有十二中氣有十二五日爲一候氣亦同合有七十二候決病生死此須洞解之也

《全書|例》 SSE-03-002 ☞diff

《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淸涼冬氣冰列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全書|例》 SSE-03-003 ☞diff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

《全書|例》 SSE-03-004 ☞diff

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爲病以傷寒爲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卽病者名曰傷寒不卽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爲溫病至夏變爲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全書|例》 SSE-03-005 ☞diff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噦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全書|例》 SSE-03-006 ☞diff

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爲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斗曆占之九月霜降節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爲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卽病者謂之傷寒也九月十月寒氣尙微爲病則輕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爲病則重正月二月寒漸將解爲病亦輕此以冬時不調適有傷寒之人卽爲病也

《全書|例》 SSE-03-007 ☞diff

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爲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爲治不同證如後章

《全書|例》 SSE-03-008 ☞diff

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爲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爲溫病

《全書|例》 SSE-03-009 ☞diff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爲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尙弱爲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爲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爲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全書|例》 SSE-03-010 ☞diff

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爲二十四氣

《全書|例》 SSE-03-011 ☞diff

然氣候亦有應至仍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但天地動靜陰陽豉擊者各正一氣耳

《全書|例》 SSE-03-012 ☞diff

是以彼春之暖爲夏之暑彼秋之忿爲冬之怒

《全書|例》 SSE-03-013 ☞diff

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上也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陰陽交易人變病焉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小人觸冒必嬰暴疹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

《全書|例》 SSE-03-014 ☞diff

是以春傷於風夏必飱泄夏傷於暑秋必病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

《全書|例》 SSE-03-015 ☞diff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

《全書|例》 SSE-03-016 ☞diff

今溲採仲景舊論錄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眞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

《全書|例》 SSE-03-017 ☞diff

又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飡居亦異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擧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凡傷於寒則爲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痛腰脊强

《全書|例》 SSE-03-018 ☞diff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夾鼻、絡於目★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

《全書|例》 SSE-03-019 ☞diff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耳聾

《全書|例》 SSE-03-020 ☞diff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

《全書|例》 SSE-03-021 ☞diff

尺寸俱沈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全書|例》 SSE-03-022 ☞diff

尺寸俱沈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全書|例》 SSE-03-023 ☞diff

此三經皆受病已入於府可下而已

《全書|例》 SSE-03-024 ☞diff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卽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之廉切又女監切下同三日少陽受之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藏府不通則死矣

《全書|例》 SSE-03-025 ☞diff

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飮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寸尺陷者大危

《全書|例》 SSE-03-026 ☞diff

若更感異氣變爲他病者當依後壞病證而治之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成溫瘧

《全書|例》 SSE-03-027 ☞diff

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爲風溫

《全書|例》 SSE-03-028 ☞diff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爲溫毒溫毒爲病最重也

《全書|例》 SSE-03-029 ☞diff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爲溫疫一本作:瘧以此冬傷於寒發爲溫病脈之變證方治如說

《全書|例》 SSE-03-030 ☞diff

凡人有疾不時卽治隱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藏則難可制此爲家有患備慮之要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卽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如或差遲病卽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爲力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

《全書|例》 SSE-03-031 ☞diff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人裏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不在證治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爲禍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

《全書|例》 SSE-03-032 ☞diff

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況桂枝下咽陽盛卽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爲治乃誤使病者殞沒自謂其分至令冤魂塞於冥路死屍盈於曠野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全書|例》 SSE-03-033 ☞diff

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裏本自不同而執迷用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裏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擧錯也常審以愼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之士但務彼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

《全書|例》 SSE-03-034 ☞diff

凡發汗溫煖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中盡三服若與病相咀卽便有所覺病重者一日一夜當晬時觀之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全書|例》 SSE-03-035 ☞diff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飮水飮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尙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飮水者猶當依證而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飮一斗與五升若飮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也忽然大汗出是爲自愈也

《全書|例》 SSE-03-036 ☞diff

凡得病反能飮水此爲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與飮之因成其禍不可復數也

《全書|例》 SSE-03-037 ☞diff

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

《全書|例》 SSE-03-038 ☞diff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爲災幷中髓也

《全書|例》 SSE-03-039 ☞diff

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

《脈經》 SMK-07-23-001 ☞diff

熱病脈四至三日死脈四至者平人一至病人脈四至也

《脈經》 SMK-07-24-001 ☞diff

熱病脈四損三日死所謂四損者平人四至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

《全書|例》 SSE-03-040 ☞diff

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

《脈經》 SMK-07-24-002 ☞diff

熱病脈五損一日死所謂五損者平人五至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

《全書|例》 SSE-03-041 ☞diff

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

《脈經》 SMK-07-24-003 ☞diff

熱病脈六損一時死所謂六損者平人六至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若絶不至或久乃至立死

《全書|例》 SSE-03-042 ☞diff

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全書|例》 SSE-03-043 ☞diff

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脈至乍數乍踈者脈至如轉索其日死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逆冷脈沈細者不過一日死矣此以前是傷寒熱病證候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01 ☞diff

傷寒所致太陽病痓、濕、暍此三種宜應別論以爲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玉函》 SOB-01-001 ☞diff

太陽病痓濕暍三種宜應別論以爲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全書|痓濕暍》 SSE-04-002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千翼》 STB-01-002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是爲剛痓

《玉函》 SOB-01-002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是爲剛痓

《脈經》 SMK-08-02-001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者名剛痓

《金匱》 GGY-02-001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全書|痓濕暍》 SSE-04-003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病源云惡寒名曰柔痓

《千翼》 STB-01-003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是爲柔痓一云:惡寒

《玉函》 SOB-01-003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是爲柔痓

《脈經》 SMK-08-02-002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柔痓一云惡寒

《金匱》 GGY-02-002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痓

《全書|痓濕暍》 SSE-04-004 ☞diff

太陽病發熱脈沈而細者名曰痓

《千翼》 STB-01-004 ☞diff

太陽病發熱其脈沈細是爲痓

《玉函》 SOB-01-004 ☞diff

太陽病發熱其脈沈細是爲痓

《脈經》 SMK-08-02-003 ☞diff

大陽病發熱其脈沈而細者爲痓

《金匱》 GGY-02-003 ☞diff

太陽病發熱脈沈而細者名曰痓爲難治

《全書|痓濕暍》 SSE-04-005 ☞diff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千翼》 STB-01-005 ☞diff

太陽病發其汗因致痓

《玉函》 SOB-01-005 ☞diff

太陽病發其汗因致痓

《脈經》 SMK-08-02-004 ☞diff

太陽病發其汗因致痓論云發其汗太多因致痓

《金匱》 GGY-02-004 ☞diff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全書|痓濕暍》 SSE-04-006 ☞diff

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

《千翼》 STB-01-006 ☞diff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是爲痓

《玉函》 SOB-01-006 ☞diff

病者身熱足寒頭項强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爲痓

《脈經》 SMK-08-02-005 ☞diff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者爲痓論云獨頭面搖卒口禁背反張者痓病也

《金匱》 GGY-02-007 ☞diff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禁背反張者痓病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07 ☞diff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沈而細一作:緩此名濕痹一云:中濕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千翼》 STB-01-008 ☞diff

太陽病而關節疼煩其脈沈緩爲中濕

《玉函》 SOB-01-017 ☞diff

太陽病而關節疼煩其疼沈緩爲中濕

《脈經》 SMK-08-02-015 ☞diff

太陽病關節疼痛脈沈而緩者爲中濕論云:中濕爲濕痺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金匱》 GGY-02-014 ☞diff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沈而細者此名濕痺濕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全書|痓濕暍》 SSE-04-008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千翼》 STB-01-010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似熏黃也

《玉函》 SOB-01-019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似熏黃也

《脈經》 SMK-08-02-017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熏黃也

《金匱》 GGY-02-015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09 ☞diff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飮口燥煩也

《千翼》 STB-01-011 ☞diff

濕家之爲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若下之早卽嘁或胸滿小便利舌上如胎此爲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飮則不能飮而口燥也

《玉函》 SOB-01-020 ☞diff

濕家之爲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蚤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此爲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飮而不能飮則口燥煩也

《脈經》 SMK-08-02-018 ☞diff

濕家之爲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利一云不利舌上如胎此爲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飮而不能飮則口燥也

《金匱》 GGY-02-016 ☞diff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飮而不能飮則口燥煩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10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千翼》 STB-01-012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玉函》 SOB-01-021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脈經》 SMK-08-02-019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金匱》 GGY-02-017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全書|痓濕暍》 SSE-04-011 ☞diff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病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千翼》 STB-01-013 ☞diff

問曰:病風濕相搏身體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溜下不止師云:此可發汗而其病不愈者何故?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續在是故不愈若治風濕者發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則風濕俱去也

《玉函》 SOB-01-022 ☞diff

問曰:病風濕相搏身體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溜不止師云:此可發汗汗之而其病不愈者何故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仍在是故不愈若治風濕者發其汗徵微似欲出汗者則風濕俱去也

《脈經》 SMK-08-02-020 ☞diff

問曰:風濕相搏身體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不止師云此可發汗而其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續在是故不愈若治風濕者發其汗微微似欲出汗首則風濕俱去也

《金匱》 GGY-02-018 ☞diff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12 ☞diff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千翼》 STB-01-014 ☞diff

病人喘頭痛鼻窒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獨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窒內藥鼻中卽愈

《玉函》 SOB-01-023 ☞diff

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卽愈

《脈經》 SMK-08-02-021 ☞diff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湯加朮四兩發其汗爲宜愼不可以火攻之

《金匱》 GGY-02-019 ☞diff

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脈經云病人喘而無濕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一字

《全書|痓濕暍》 SSE-04-013 ☞diff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千翼》 STB-01-009 ☞diff

病者一身盡疼日晡卽劇此爲風濕汗出所致也

《玉函》 SOB-01-018 ☞diff

病者一身盡疼煩日晡卽劇此爲風濕汗出當風所致也

《脈經》 SMK-08-02-016 ☞diff

病者一身盡疼一云疼煩發熱日晡卽劇此爲風濕汗出所致也論云: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

《金匱》 GGY-02-021 ☞diff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全書|痓濕暍》 SSE-04-014 ☞diff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千翼》 STB-01-016 ☞diff

太陽中熱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玉函》 SOB-01-026 ☞diff

太陽中熱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白虎湯主之

《金匱》 GGY-02-026 ☞diff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全書|痓濕暍》 SSE-04-015 ☞diff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千翼》 STB-01-017 ☞diff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膚中也

《玉函》 SOB-01-027 ☞diff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膚中所致也瓜蒂湯主之

《金匱》 GGY-02-027 ☞diff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全書|痓濕暍》 SSE-04-016 ☞diff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卽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千翼》 STB-01-018 ☞diff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洗然手足逆冷小有勞熱口前開板齒燥若發其汗惡寒則甚;加溫鍼發熱益甚;數下之淋復甚

《玉函》 SOB-01-028 ☞diff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卽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惡寒則甚加溫鍼發熱益甚數下之則淋甚

《金匱》 GGY-02-025 ☞diff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卽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