금궤요략 조문 비교


〔상한금궤 조문 비교〕


藏府經絡先後病脈證 第一 論十三首 脈證二條

《金匱》 GGY-01-001 ☞diff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卽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藏準此

《金匱》 GGY-01-002 ☞diff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眞通暢人卽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藏府爲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爲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愼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藏府卽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卽導引吐納鍼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遣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眞之處爲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藏府之文理也

《金匱》 GGY-01-003 ☞diff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于面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靑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 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其目正圓者不治又色靑爲痛色黑爲勞色赤爲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飮

《金匱》 GGY-01-004 ☞diff

師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一作痛

《金匱》 GGY-01-005 ☞diff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

《金匱》 GGY-01-006 ☞diff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卽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金匱》 GGY-01-007 ☞diff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靑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靑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金匱》 GGY-01-008 ☞diff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爲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爲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爲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和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爲至而太過也

《金匱》 GGY-01-009 ☞diff

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裏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金匱》 GGY-01-010 ☞diff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爲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金匱》 GGY-01-011 ☞diff

問曰寸脈沈大而滑沈則爲實滑則爲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藏卽死入府卽愈此爲卒厥何謂也師曰脣口靑身冷爲入藏卽死如身和汗自出爲入府卽愈

《脈經》 SMK-08-01-001 ☞diff

寸口沈大而滑沈則爲實滑則爲氣實氣相搏血氣入於藏卽死入於腑卽愈此爲卒厥不知人脣靑身冷爲入藏卽死;如身溫和汗自出爲入腑而復自愈

《金匱》 GGY-01-012 ☞diff

問曰脈脫入藏卽死入府卽愈何謂也師曰非爲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裏者卽死

《金匱》 GGY-01-013 ☞diff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脚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爲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爲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淸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裏䅽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金匱》 GGY-01-014 ☞diff

問曰病有急當救裏救表者何謂也師曰醫下之續得下利淸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體疼痛淸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金匱》 GGY-01-015 ☞diff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金匱》 GGY-01-016 ☞diff

師曰五藏病各有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爲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金匱》 GGY-01-017 ☞diff

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猪苓湯餘皆仿此

痓濕暍病脈證治 第二 論一首 脈證十二條 方十一首

《金匱》 GGY-02-001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全書|痓濕暍》 SSE-04-002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千翼》 STB-01-002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是爲剛痓

《玉函》 SOB-01-002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是爲剛痓

《脈經》 SMK-08-02-001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者名剛痓

《金匱》 GGY-02-002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痓

《全書|痓濕暍》 SSE-04-003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病源云惡寒名曰柔痓

《千翼》 STB-01-003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是爲柔痓一云:惡寒

《玉函》 SOB-01-003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是爲柔痓

《脈經》 SMK-08-02-002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柔痓一云惡寒

《金匱》 GGY-02-003 ☞diff

太陽病發熱脈沈而細者名曰痓爲難治

《全書|痓濕暍》 SSE-04-004 ☞diff

太陽病發熱脈沈而細者名曰痓

《千翼》 STB-01-004 ☞diff

太陽病發熱其脈沈細是爲痓

《玉函》 SOB-01-004 ☞diff

太陽病發熱其脈沈細是爲痓

《脈經》 SMK-08-02-003 ☞diff

大陽病發熱其脈沈而細者爲痓

《金匱》 GGY-02-004 ☞diff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全書|痓濕暍》 SSE-04-005 ☞diff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千翼》 STB-01-005 ☞diff

太陽病發其汗因致痓

《玉函》 SOB-01-005 ☞diff

太陽病發其汗因致痓

《脈經》 SMK-08-02-004 ☞diff

太陽病發其汗因致痓論云發其汗太多因致痓

《金匱》 GGY-02-005 ☞diff

夫風病下之則痓復發汗必拘急

《玉函》 SOB-01-013 ☞diff

夫風病下之則痓復發其汗必拘急

《玉函》 SOB-01-013 ☞diff

夫風病下之則痓復發其汗必拘急

《脈經》 SMK-08-02-011 ☞diff

夫風病下之則痓復發其汗必拘急

《金匱》 GGY-02-006 ☞diff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

《全書》 SSB-085 ☞diff

⒁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痓

《全書|可不》 SSG-15-023 ☞diff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

《千翼》 STB-13-012 ☞diff

瘡家雖身疼痛忌攻其表汗出則痓

《玉函》 SOB-01-016 ☞diff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其汗汗出則痓

《玉函》 SOB-01-016 ☞diff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其汗汗出則痓

《玉函》 SOB-03-092 ☞diff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攻其表汗出則痓

《玉函》 SOB-13-023 ☞diff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攻其表汗出則痓

《脈經》 SMK-07-01-022 ☞diff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攻其表汗出則痓一作痓下同

《脈經》 SMK-08-02-014 ☞diff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其汗汗出則痓

《金匱》 GGY-02-007 ☞diff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禁背反張者痓病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06 ☞diff

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

《千翼》 STB-01-006 ☞diff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是爲痓

《玉函》 SOB-01-006 ☞diff

病者身熱足寒頭項强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爲痓

《脈經》 SMK-08-02-005 ☞diff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者爲痓論云獨頭面搖卒口禁背反張者痓病也

《金匱》 GGY-02-008 ☞diff

若發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卽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脈如蛇暴腹脹大者爲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

《玉函》 SOB-01-010 ☞diff

痓病發其汗已其脈浛浛如蛇暴腹帳大者爲欲解脈如故反復弦者必痓

《脈經》 SMK-08-02-008 ☞diff

痓病發其汗已其脈浛浛如蛇暴腹脹大者爲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必痓一云痓脈出欲已

《金匱》 GGY-02-009 ☞diff

夫痓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

《玉函》 SOB-01-011 ☞diff

痓脈來按之築築而弦直上下行

《脈經》 SMK-08-02-009 ☞diff

痓脈來按之築築而弦直上下行

《金匱》 GGY-02-011 ☞diff

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强几几然脈反沈遲此爲痓栝蔞桂枝湯主之

《玉函》 SOB-01-014 ☞diff

太陽病其症備身體强几几然脈沈遲此爲痓括樓桂枝湯主之

《脈經》 SMK-08-02-012 ☞diff

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强几几然脈沈遲此爲痓栝樓桂枝湯主之

《金匱》 GGY-02-012 ☞diff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痓葛根湯主之

《玉函》 SOB-01-008 ☞diff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痓葛根湯主之

《脈經》 SMK-08-02-006 ☞diff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痓葛根湯主之

《金匱》 GGY-02-013 ☞diff

痓爲病胸滿口噤臥不着席脚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

《玉函》 SOB-01-009 ☞diff

剛痓爲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脚攣急其人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

《脈經》 SMK-08-02-007 ☞diff

剛痓爲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脚攣急其人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

《金匱》 GGY-02-014 ☞diff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沈而細者此名濕痺濕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全書|痓濕暍》 SSE-04-007 ☞diff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沈而細一作:緩此名濕痹一云:中濕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千翼》 STB-01-008 ☞diff

太陽病而關節疼煩其脈沈緩爲中濕

《玉函》 SOB-01-017 ☞diff

太陽病而關節疼煩其疼沈緩爲中濕

《脈經》 SMK-08-02-015 ☞diff

太陽病關節疼痛脈沈而緩者爲中濕論云:中濕爲濕痺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金匱》 GGY-02-015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08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千翼》 STB-01-010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似熏黃也

《玉函》 SOB-01-019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似熏黃也

《脈經》 SMK-08-02-017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熏黃也

《金匱》 GGY-02-016 ☞diff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飮而不能飮則口燥煩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09 ☞diff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飮口燥煩也

《千翼》 STB-01-011 ☞diff

濕家之爲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若下之早卽嘁或胸滿小便利舌上如胎此爲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飮則不能飮而口燥也

《玉函》 SOB-01-020 ☞diff

濕家之爲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蚤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此爲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飮而不能飮則口燥煩也

《脈經》 SMK-08-02-018 ☞diff

濕家之爲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利一云不利舌上如胎此爲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飮而不能飮則口燥也

《金匱》 GGY-02-017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全書|痓濕暍》 SSE-04-010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千翼》 STB-01-012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玉函》 SOB-01-021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脈經》 SMK-08-02-019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金匱》 GGY-02-018 ☞diff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11 ☞diff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病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千翼》 STB-01-013 ☞diff

問曰:病風濕相搏身體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溜下不止師云:此可發汗而其病不愈者何故?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續在是故不愈若治風濕者發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則風濕俱去也

《玉函》 SOB-01-022 ☞diff

問曰:病風濕相搏身體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溜不止師云:此可發汗汗之而其病不愈者何故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仍在是故不愈若治風濕者發其汗徵微似欲出汗者則風濕俱去也

《脈經》 SMK-08-02-020 ☞diff

問曰:風濕相搏身體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不止師云此可發汗而其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續在是故不愈若治風濕者發其汗微微似欲出汗首則風濕俱去也

《金匱》 GGY-02-019 ☞diff

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脈經云病人喘而無濕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一字

《全書|痓濕暍》 SSE-04-012 ☞diff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千翼》 STB-01-014 ☞diff

病人喘頭痛鼻窒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獨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窒內藥鼻中卽愈

《玉函》 SOB-01-023 ☞diff

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卽愈

《脈經》 SMK-08-02-021 ☞diff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湯加朮四兩發其汗爲宜愼不可以火攻之

《脈經》 SMK-08-02-023 ☞diff

病人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卽愈論云濕家病身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窒而煩

《金匱》 GGY-02-020 ☞diff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爲宜愼不可以火攻之

《金匱》 GGY-02-021 ☞diff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全書|痓濕暍》 SSE-04-013 ☞diff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千翼》 STB-01-009 ☞diff

病者一身盡疼日晡卽劇此爲風濕汗出所致也

《玉函》 SOB-01-018 ☞diff

病者一身盡疼煩日晡卽劇此爲風濕汗出當風所致也

《脈經》 SMK-08-02-016 ☞diff

病者一身盡疼一云疼煩發熱日晡卽劇此爲風濕汗出所致也論云: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

《金匱》 GGY-02-022 ☞diff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脈經》 SMK-08-02-022 ☞diff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湯主之

《金匱》 GGY-02-023 ☞diff

傷寒七八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澁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全書》 SSB-174 ☞diff

⒂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澁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臍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疼煩:《脈》“疼痛” 《康平》傍注 “臍下心下硬” 小便自利者:《康平》“小便不利者”

《全書|法》 SSR-07-036 ☞diff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疼煩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澁者桂枝附子湯主之大便鞕一云:臍下心下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第三十六〕桂附湯加朮湯竝五味

《千翼》 STB-07-018 ☞diff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下已脈浮而緊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堅小便自利朮附子湯主之

《淳化》 SCB-08-012 ☞diff

傷寒六日風寒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轉側脈浮虛而澁宜朮附湯

小寒:《全書》"風濕"

《玉函》 SOB-04-051 ☞diff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澁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堅小便自利朮附子湯主之

《脈經》 SMK-08-02-024 ☞diff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澁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朮附子湯主之

《金匱》 GGY-02-024 ☞diff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全書》 SSB-175 ☞diff

⒂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掣痛:《千》“四肢拘急” 近之則痛劇:〔法〕없음 惡風不欲去衣:〔法〕”惡風”

《全書|法》 SSR-07-037 ☞diff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第三十七〕四味

《千翼》 STB-07-019 ☞diff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玉函》 SOB-04-052 ☞diff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脈經》 SMK-08-02-025 ☞diff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金匱》 GGY-02-025 ☞diff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卽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全書|痓濕暍》 SSE-04-016 ☞diff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卽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千翼》 STB-01-018 ☞diff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洗然手足逆冷小有勞熱口前開板齒燥若發其汗惡寒則甚;加溫鍼發熱益甚;數下之淋復甚

《玉函》 SOB-01-028 ☞diff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卽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惡寒則甚加溫鍼發熱益甚數下之則淋甚

《脈經》 SMK-08-02-028 ☞diff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熱口前開板齒燥若發其汗惡寒則甚;加溫鍼則發熱益甚;數下之淋復甚

《金匱》 GGY-02-026 ☞diff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全書|痓濕暍》 SSE-04-014 ☞diff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千翼》 STB-01-016 ☞diff

太陽中熱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玉函》 SOB-01-026 ☞diff

太陽中熱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白虎湯主之

《脈經》 SMK-08-02-026 ☞diff

太陽中熱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白虎湯主之

《金匱》 GGY-02-027 ☞diff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全書|痓濕暍》 SSE-04-015 ☞diff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千翼》 STB-01-017 ☞diff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膚中也

《玉函》 SOB-01-027 ☞diff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膚中所致也瓜蒂湯主之

《脈經》 SMK-08-02-027 ☞diff

太陽中暍身熱疼痛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膚中所致也瓜蔕湯主之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 第三 論一首 證三條 方十二首

《金匱》 GGY-03-001 ☞diff

論曰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飮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每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時頭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其證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見者各隨證治之

《脈經》 SMK-08-03-003 ☞diff

百合之爲病其狀常默默欲臥復不能臥或如强健人欲得出行而復不能行意欲得食復不能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飮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朝至口苦小便赤黃身形如和其脈微數百脈一宗悉病各隨證治之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復發其汗此爲逆其病難治;見陰攻陽乃復下之此亦爲逆其病難治《千金方》云:見在於陰而攻其陽則陰不得解也復發其汗爲逆也見在於陽而攻其陰則陽不得解也復下之其病不愈

《金匱》 GGY-03-005 ☞diff

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主之

《金匱》 GGY-03-006 ☞diff

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金匱》 GGY-03-008 ☞diff

百合病變發熱者一作發寒熱百合滑石散主之

《金匱》 GGY-03-009 ☞diff

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復發其汗此爲逆見陰攻陽乃復下之此亦爲逆

《金匱》 GGY-03-010 ☞diff

狐惑之爲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爲惑蝕於陰爲狐不欲飮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喝一作嗄甘草瀉心湯主之

《脈經》 SMK-08-03-004 ☞diff

狐惑爲病其氣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爲惑蝕於陰爲狐狐惑之病竝不欲飮食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蝕於上者則聲喝;其毒蝕下部者咽乾蝕於上部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苦參湯淹洗之;蝕於肛者雄黃熏之

《金匱》 GGY-03-013 ☞diff

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一本此有黃字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脈經》 SMK-08-03-005 ☞diff

其人脈數無熱微煩默默欲臥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鳩眼得之七八日目四眥黃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金匱》 GGY-03-014 ☞diff

陽毒之爲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脈經》 SMK-08-03-001 ☞diff

陽毒爲病身重腰背痛煩悶不安狂言或走或見鬼或吐血下痢其脈浮大數面赤斑斑如錦文喉咽痛唾膿血五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有傷寒一二日便成陽毒或服藥吐下後變成陽毒升麻湯主之

《金匱》 GGY-03-015 ☞diff

陰毒之爲病面目靑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瘧病脈證幷治 第四 證二條 方六首

《金匱》 GGY-04-001 ☞diff

師曰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鍼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飮食消息止之

《脈經》 SMK-08-09-022 ☞diff

夫瘧脈自弦也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可溫藥若脈緊數者可發汗鍼灸之浮大者吐之脈弦數者風發也以飮食消息止之

《金匱》 GGY-04-002 ☞diff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差當月盡解如其不差當如何師曰此結爲癥瘕名曰瘧母急治之鱉甲煎丸

《脈經》 SMK-08-09-023 ☞diff

瘧病結爲癥瘕名曰瘧母鼈甲煎圓主之

《金匱》 GGY-04-003 ☞diff

師曰陰氣孤絶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寃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藏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鑠脫肉

《金匱》 GGY-04-004 ☞diff

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脈經》 SMK-08-09-024 ☞diff

瘧但見熱者溫瘧也其脈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朝發暮解暮發朝解名曰溫瘧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金匱》 GGY-04-005 ☞diff

瘧多寒者名曰牡瘧蜀漆散主之

《脈經》 SMK-08-09-025 ☞diff

瘧多寒者牡瘧也蜀漆散主之

中風歷節病脈證幷治 第五 論一首 脈證三條 方十二首

《金匱》 GGY-05-001 ☞diff

夫風之爲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爲痺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脈經》 SMK-08-05-001 ☞diff

夫風之爲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爲痺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金匱》 GGY-05-002 ☞diff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爲寒浮則爲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卽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卽重不勝邪入於府卽不識人邪入於藏舌卽難言口吐涎

《脈經》 SMK-08-05-003 ☞diff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爲寒浮則爲虛虛寒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則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則重不勝;邪入於腑則不識人;邪入於藏舌卽難言口吐於涎

《金匱》 GGY-05-003 ☞diff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爲寒緩則爲虛榮緩則爲亡血衛緩則爲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脈經》 SMK-08-05-004 ☞diff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爲寒緩則爲虛榮緩則爲亡血衛遲則爲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𤺋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金匱》 GGY-05-004 ☞diff

寸口脈沈而弱沈卽主骨弱卽主筋沈卽爲腎弱卽爲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

《脈經》 SMK-08-05-008 ☞diff

寸口脈沈而弱沈則主骨弱則主筋;沈則爲腎弱則爲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也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鹹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榮氣不通衛不獨行榮衛俱微三膲無所御四屬斷絶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爲歷節也病歷節疼痛不可屈伸鳥頭湯主之

《金匱》 GGY-05-009 ☞diff

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鹹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絶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爲歷節也

《金匱》 GGY-05-010 ☞diff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金匱》 GGY-05-005 ☞diff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

《脈經》 SMK-08-05-005 ☞diff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榖氣實浮則汗自出

《金匱》 GGY-05-006 ☞diff

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爲風風血相搏卽疼痛如掣

《脈經》 SMK-08-05-006 ☞diff

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爲風風血相搏則疼痛如掣

《金匱》 GGY-05-007 ☞diff

盛人脈澁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飮酒汗出當風所致

《脈經》 SMK-08-05-007 ☞diff

盛人脈澁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飮酒汗出當風所致也

《金匱》 GGY-05-008 ☞diff

諸肢節疼痛身體魁瘰脚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脈經》 SMK-08-05-009 ☞diff

諸肢節疼痛身體魁漯脚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金匱》 GGY-05-009 ☞diff

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鹹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絶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爲歷節也

《脈經》 SMK-08-05-008 ☞diff

寸口脈沈而弱沈則主骨弱則主筋;沈則爲腎弱則爲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也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鹹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榮氣不通衛不獨行榮衛俱微三膲無所御四屬斷絶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爲歷節也病歷節疼痛不可屈伸鳥頭湯主之

《金匱》 GGY-05-004 ☞diff

寸口脈沈而弱沈卽主骨弱卽主筋沈卽爲腎弱卽爲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

《金匱》 GGY-05-010 ☞diff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金匱》 GGY-05-010 ☞diff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脈經》 SMK-08-05-008 ☞diff

寸口脈沈而弱沈則主骨弱則主筋;沈則爲腎弱則爲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也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鹹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榮氣不通衛不獨行榮衛俱微三膲無所御四屬斷絶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爲歷節也病歷節疼痛不可屈伸鳥頭湯主之

《金匱》 GGY-05-004 ☞diff

寸口脈沈而弱沈卽主骨弱卽主筋沈卽爲腎弱卽爲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

《金匱》 GGY-05-009 ☞diff

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鹹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絶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爲歷節也

血痺虛勞病脈證幷治 第六 論一首 脈證九條 方九首

《金匱》 GGY-06-001 ☞diff

問曰血痺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澁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鍼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脈經》 SMK-08-06-001 ☞diff

問曰:血痺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形如風狀《巢原》云:其狀如被微風所吹但以脈自微澁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鍼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金匱》 GGY-06-002 ☞diff

血痺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痺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脈經》 SMK-08-06-002 ☞diff

血痺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狀黃耆桂五物湯主之

《金匱》 GGY-06-003 ☞diff

夫男子平人脈大爲勞極虛亦爲勞

《脈經》 SMK-08-06-004 ☞diff

男子平人脈大爲勞極虛亦爲勞

《金匱》 GGY-06-004 ☞diff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裏虛也

《脈經》 SMK-08-06-008 ☞diff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其脈浮者裏虛也

《金匱》 GGY-06-005 ☞diff

男子脈虛沈弦無寒熱短氣裏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爲勞使之然

《脈經》 SMK-08-06-009 ☞diff

男子脈虛沈弦無寒熱短氣裏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時目瞑此人喜衄少腹滿此爲勞使之然

《金匱》 GGY-06-006 ☞diff

勞之爲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脈經》 SMK-08-06-005 ☞diff

男子勞之爲病其脈浮大手足暖春夏劇秋冬差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少陰虛滿

《金匱》 GGY-06-007 ☞diff

男子脈浮弱而澁爲無子精氣淸冷一作冷

《脈經》 SMK-08-06-010 ☞diff

男子脈微弱而澁爲無子精氣淸冷

《金匱》 GGY-06-008 ☞diff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一作目眶痛髮落脈極虛芤遲爲淸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脈經》 SMK-08-06-011 ☞diff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睢痛一云目眩髮落脈極虛芤遲爲淸榖亡血失精

《脈經》 SMK-08-06-012 ☞diff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通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人

《金匱》 GGY-06-009 ☞diff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也

《脈經》 SMK-08-06-007 ☞diff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出也

《金匱》 GGY-06-010 ☞diff

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痺俠背行苦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爲勞得之

《脈經》 SMK-08-06-006 ☞diff

人年五十六十其脈浮大者痺俠背行苦腸鳴馬刀俠嬰者皆爲勞得之

《金匱》 GGY-06-011 ☞diff

脈沈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脈經》 SMK-08-06-013 ☞diff

脈沈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金匱》 GGY-06-012 ☞diff

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虛寒相搏此名爲革婦人則半産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脈經》 SMK-08-06-014 ☞diff

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寒虛相搏此名爲革婦人則半産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金匱》 GGY-06-013 ☞diff

虛勞裏急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金匱》 GGY-06-014 ☞diff

虛勞裏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主之小建中湯內加黃耆一兩半餘依上法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金匱》 GGY-06-015 ☞diff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方見脚氣中

《金匱》 GGY-06-016 ☞diff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金匱》 GGY-06-018 ☞diff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飮食食傷憂傷飮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主之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 第七 論三首 脈證四條 方十六首

《金匱》 GGY-07-001 ☞diff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爲肺痿肺痿之病何從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脈經》 SMK-08-15-001 ☞diff

問曰:熱在上膲者因咳爲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數被駃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金匱》 GGY-07-002 ☞diff

問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此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卽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爲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爲肺痿數實者爲肺癰

《脈經》 SMK-08-15-007 ☞diff

問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也?師曰:此爲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則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爲肺癰

《脈經》 SMK-08-15-008 ☞diff

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爲肺痿;脈數實者爲肺癰

《金匱》 GGY-07-003 ☞diff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爲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爲風數則爲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爲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脈經》 SMK-08-15-009 ☞diff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爲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後竟吐膿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爲風數則爲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舎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掖寒熱之所過血爲凝滯畜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金匱》 GGY-07-004 ☞diff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脈經》 SMK-08-15-014 ☞diff

夫病吐血喘咳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上氣躁而喘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一云:咳而上氣肺脹其脈沈心下有水氣也《要略》《千金》《外臺》沈作浮

《金匱》 GGY-16-006 ☞diff

夫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

《金匱》 GGY-07-005 ☞diff

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金匱》 GGY-07-005 ☞diff

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脈經》 SMK-08-15-014 ☞diff

夫病吐血喘咳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上氣躁而喘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一云:咳而上氣肺脹其脈沈心下有水氣也《要略》《千金》《外臺》沈作浮

《金匱》 GGY-16-006 ☞diff

夫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

《金匱》 GGY-07-004 ☞diff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金匱》 GGY-07-006 ☞diff

肺痿吐涎沫而不能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爲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

《脈經》 SMK-08-15-004 ☞diff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溺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也此爲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其藏

《金匱》 GGY-07-007 ☞diff

咳而上氣喉中水鷄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金匱》 GGY-07-008 ☞diff

咳逆上氣時時吐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金匱》 GGY-07-011 ☞diff

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麥門冬湯主之

《金匱》 GGY-07-013 ☞diff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爲肺癰桔梗湯主之

《脈經》 SMK-08-15-010 ☞diff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者爲肺癰桔梗湯主之

《金匱》 GGY-07-014 ☞diff

咳而上氣此爲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金匱》 GGY-07-015 ☞diff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靑龍加石膏湯主之

《金匱》 GGY-07-016 ☞diff

肺癰胸脹滿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淸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方見上三日一劑可至三四劑此先服小靑龍湯一劑乃進之小靑龍湯方見咳嗽門中

《脈經》 SMK-08-15-011 ☞diff

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寒淸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奔豚氣病脈證治 第八 論二首 方三首

《金匱》 GGY-08-001 ☞diff

師曰病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

《脈經》 SMK-08-10-005 ☞diff

師曰:病有賁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

《金匱》 GGY-08-002 ☞diff

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環止皆從驚恐得之

《脈經》 SMK-08-10-004 ☞diff

賁豚病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時欲死復止皆從驚得其氣上衝胸腹痛及往來寒熱賁豚湯主之

《金匱》 GGY-08-003 ☞diff

奔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金匱》 GGY-08-004 ☞diff

發汗後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桂枝加桂湯主之

《全書》 SSB-117 ☞diff

⒂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燒鍼令其汗∽灸其核上各一壯:〔法〕”燒鍼被寒, 鍼處核起, 必發奔豚氣” 《康平》 뒤에 “本云桂枝湯,今加桂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가 더 있다.

《全書|法》 SSR-06-061 ☞diff

燒鍼被寒鍼處核起必發奔豚氣桂枝加桂湯主之〔第六十一〕五味

《全書|可不》 SSG-16-029 ☞diff

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撞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方二十三

《千翼》 STB-07-004 ☞diff

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者灸其核上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玉函》 SOB-03-127 ☞diff

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玉函》 SOB-24-001 ☞diff

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小腹上衝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玉函》 SOB-14-028 ☞diff

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小腹上撞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却與桂枝加桂湯

《脈經》 SMK-07-02-028 ☞diff

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脈經》 SMK-07-11-001 ☞diff

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少腹上撞者灸其核上一壯一本作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全書》 SSB-065 ☞diff

⒀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全書|法》 SSR-06-028 ☞diff

發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第二十八〕四味下有作甘爛水法

《全書|可不》 SSG-17-019 ☞diff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屬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十一

《千翼》 STB-14-010 ☞diff

發汗後其人齊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玉函》 SOB-03-071 ☞diff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賁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玉函》 SOB-19-021 ☞diff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賁豚屬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證

《脈經》 SMK-07-03-017 ☞diff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賁豚屬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 第九 論一首 證一首 方十首

《金匱》 GGY-09-001 ☞diff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卽胸痺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痺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

《脈經》 SMK-08-10-001 ☞diff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與不及陽微陰弦則胸痺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膲所以胸痺心痛者以其脈陰弦故也

《金匱》 GGY-09-002 ☞diff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脈經》 SMK-08-10-003 ☞diff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金匱》 GGY-09-003 ☞diff

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沈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脈經》 SMK-08-10-002 ☞diff

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沈而遲關上小緊數者栝樓薤白白酒湯主之

《金匱》 GGY-09-005 ☞diff

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脇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法 第十 論一首 脈證十六條 方十四首

《金匱》 GGY-10-001 ☞diff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

《脈經》 SMK-08-11-001 ☞diff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下部閉塞大便難兩胠一云脚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

《金匱》 GGY-10-002 ☞diff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爲虛痛者爲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脈經》 SMK-08-11-002 ☞diff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爲虛痛者爲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腹滿時減減復如故此爲寒當與溫藥

《金匱》 GGY-10-003 ☞diff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爲寒當與溫藥

《金匱》 GGY-10-004 ☞diff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脈經》 SMK-08-14-040 ☞diff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胃中寒實而下利不止者

《金匱》 GGY-10-005 ☞diff

寸口脈弦者卽脇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金匱》 GGY-10-006 ☞diff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淸涕出發熱色和者喜嚔

《脈經》 SMK-08-11-010 ☞diff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淸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

《金匱》 GGY-10-007 ☞diff

中寒其人下利以裏虛也欲嚔不能此人肚中寒

《脈經》 SMK-08-11-011 ☞diff

中寒其人下利以裏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作痛

《金匱》 GGY-10-008 ☞diff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衝不衝者心下則痞

《脈經》 SMK-08-11-012 ☞diff

夫廋人繞臍痛必有風冷榖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衝不衝者心下則痞

《金匱》 GGY-10-009 ☞diff

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飮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

《脈經》 SMK-08-11-007 ☞diff

病腹滿發熱數十日脈浮而數飮食如故厚朴三物湯主之

《金匱》 GGY-10-010 ☞diff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脇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

《金匱》 GGY-10-012 ☞diff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爲實也當下之大柴胡湯

《脈經》 SMK-08-11-005 ☞diff

病腹中滿痛爲實當下之

《金匱》 GGY-10-013 ☞diff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大承氣湯

《全書》 SSB-255 ☞diff

⒀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大承氣湯

《全書|法》 SSR-08-039 ☞diff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第三十九〕用前第二方

《全書|可不》 SSG-21-015 ☞diff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氣湯十三用前第一、第二方

《千翼》 STB-08-051 ☞diff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承氣湯

《千翼》 STB-13-067 ☞diff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宜下之

《玉函》 SOB-05-076 ☞diff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玉函》 SOB-18-016 ☞diff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柴胡湯、承氣湯

《脈經》 SMK-08-11-006 ☞diff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

《金匱》 GGY-10-014 ☞diff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飮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金匱》 GGY-10-015 ☞diff

脇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大黃附子湯

《脈經》 SMK-08-11-016 ☞diff

夫脈浮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脇下偏痛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金匱》 GGY-10-017 ☞diff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卽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卽爲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沈弦者大烏頭煎主之

《脈經》 SMK-08-11-017 ☞diff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則惡寒;緊則不欲食弦緊相搏則爲寒疝

《脈經》 SMK-08-11-018 ☞diff

趺陽脈浮而遲浮則爲風虛遲則爲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寒其脈沈弦者大烏頭湯主之

《金匱》 GGY-10-018 ☞diff

寒疝腹中痛及脇痛裏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金匱》 GGY-10-019 ☞diff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金匱》 GGY-10-020 ☞diff

夫脈浮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脈經》 SMK-08-11-004 ☞diff

雙脈弦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下之

《脈經》 SMK-08-11-015 ☞diff

寸口脈微尺中緊而澁緊則爲寒微則爲虛澁則血不足故知發汗而復下之也緊在中央知寒尙在此本寒氣何爲發汗復下之耶?

《金匱》 GGY-10-021 ☞diff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澁尺中亦微而澁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

《脈經》 SMK-08-11-019 ☞diff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澁尺中亦微而澁故知有宿食

《金匱》 GGY-10-022 ☞diff

脈緊者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脈經》 SMK-08-11-020 ☞diff

寸口脈緊如轉索左右無常者有宿食

《金匱》 GGY-10-023 ☞diff

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脈經》 SMK-08-11-021 ☞diff

寸口脈緊卽頭痛風寒或腹中有宿食不化

《金匱》 GGY-10-024 ☞diff

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大承氣湯

《脈經》 SMK-08-11-022 ☞diff

脈滑而數者實也有宿食當下之

《金匱》 GGY-10-025 ☞diff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故也當下之大承氣湯

《脈經》 SMK-08-11-023 ☞diff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當下之

五藏風寒積聚病脈證幷治 第十一 論二首 脈證十七條 方二首

《金匱》 GGY-11-001 ☞diff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金匱》 GGY-11-003 ☞diff

肺死藏浮之虛按之弱如葱葉下無根者

《金匱》 GGY-11-004 ☞diff

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脇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金匱》 GGY-11-005 ☞diff

肝中寒者兩臂不擧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脈經千金云時盜汗食已吐其汁

《金匱》 GGY-11-006 ☞diff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

《金匱》 GGY-11-007 ☞diff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飮熱旋覆花湯主之臣億等校諸本旋覆花湯方皆同

《金匱》 GGY-11-008 ☞diff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饑食卽嘔吐

《金匱》 GGY-11-009 ☞diff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金匱》 GGY-11-010 ☞diff

心傷者其人勞倦卽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爲心藏傷所致也

《金匱》 GGY-11-011 ☞diff

心死藏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

《金匱》 GGY-11-012 ☞diff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爲癲陽氣衰者爲狂

《金匱》 GGY-11-013 ☞diff

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

《金匱》 GGY-11-014 ☞diff

脾死藏浮之大堅按之如覆盃潔潔狀如搖者臣億等詳五藏各有中風中寒今脾只載中風腎中風中寒俱不載者以古文簡亂極多去古旣遠無文可以補綴也

《金匱》 GGY-11-015 ☞diff

趺陽脈浮而澁浮則胃氣强澁則小便數浮澁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爲約麻子仁丸主之

《全書》 SSB-247 ☞diff

⒀趺陽脈浮而澁浮則胃氣强澁則小便數浮澁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爲約麻子仁丸主之

《全書|法》 SSR-08-031 ☞diff

趺陽脈浮而澁小便數大便鞕其脾爲約麻子仁丸主之〔第三十一〕六味

《千翼》 STB-08-076 ☞diff

跌陽脈浮而澁浮則胃氣强澁則小便數浮澁相搏大便卽堅其脾爲約麻子仁丸主之

《玉函》 SOB-05-068 ☞diff

趺陽脈浮而澁浮則胃氣强澁則小便數浮澁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爲約麻子仁圓主之

《金匱》 GGY-11-016 ☞diff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飮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一作表裏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朮湯主之

《金匱》 GGY-11-017 ☞diff

腎死藏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

《金匱》 GGY-11-018 ☞diff

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能噫耳下焦竭卽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金匱》 GGY-11-019 ☞diff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爲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爲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

《金匱》 GGY-11-020 ☞diff

問曰病有積有聚其䅽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藏病也終不移聚者府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爲可治䅽氣者脇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爲䅽氣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傍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脈經》 SMK-08-12-001 ☞diff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繫氣一作榖下同何謂也?師曰:積者藏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爲可治;繫氣者脇下痛按之則愈愈復發爲繫氣夫病已愈不得復發今病復發卽爲繫氣也

《脈經》 SMK-08-12-002 ☞diff

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一作結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傍;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積在氣街;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痰飮咳嗽病脈證幷治 第十二 論一首 脈證二十一條 方十八首

《金匱》 GGY-12-001 ☞diff

問曰夫飮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飮有懸飮有溢飮有支飮

《脈經》 SMK-08-15-017 ☞diff

問曰:夫飮有四何謂也?師曰:有淡飮一云留飮有懸飮有溢飮有支飮

《金匱》 GGY-12-002 ☞diff

問曰四飮何以爲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飮飮後水流在脇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飮飮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飮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飮

《脈經》 SMK-08-15-018 ☞diff

問曰:四飮何以爲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淡飮飮後水流在脇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飮飮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飮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飮

《金匱》 GGY-12-003 ☞diff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飮水在肺吐涎沫欲飮水水在脾少氣身重水在肝脇下支滿嚔而痛水在腎心下悸

《脈經》 SMK-08-15-038 ☞diff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飮;水在肺吐涎味欲飮水;水在脾少氣身重;水在肝脇下支滿嚏而痛;水在腎心下悸

《金匱》 GGY-12-004 ☞diff

夫心下留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留飮者脇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輙已胸中有留飮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脈沈者有留飮

《脈經》 SMK-08-15-019 ☞diff

留飮者脇下痛引缺盆咳嗽轉盛一云輒已

《脈經》 SMK-08-15-020 ☞diff

胸中有留飮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其脈沈者有留飮

《脈經》 SMK-08-15-021 ☞diff

夫心下有留飮其人背寒冷大如手

《金匱》 GGY-12-005 ☞diff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飮

《脈經》 SMK-08-15-031 ☞diff

膈上之病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目出目泣自出一作目眩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飮

《金匱》 GGY-12-006 ☞diff

夫病人飮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飮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脈偏弦者飮也

《脈經》 SMK-08-15-032 ☞diff

夫病人飮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飮多心下水停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脈經》 SMK-08-15-033 ☞diff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喜虛脈偏弦者飮也肺飮不弦但喜喘短氣

《金匱》 GGY-12-007 ☞diff

肺飮不弦但苦喘短氣支飮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金匱》 GGY-12-007 ☞diff

肺飮不弦但苦喘短氣支飮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脈經》 SMK-08-15-026 ☞diff

支飮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脈經》 SMK-08-15-033 ☞diff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喜虛脈偏弦者飮也肺飮不弦但喜喘短氣

《金匱》 GGY-12-006 ☞diff

夫病人飮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飮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脈偏弦者飮也

《金匱》 GGY-12-008 ☞diff

病痰飮者當以溫藥和之心下有痰飮胸脇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

《脈經》 SMK-08-15-023 ☞diff

病淡飮者當以溫藥和之

《脈經》 SMK-08-15-024 ☞diff

心下有淡飮胸脇支滿目眩甘草草一作遂湯主之

《金匱》 GGY-12-009 ☞diff

夫短氣有微飮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金匱》 GGY-12-010 ☞diff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爲留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脈經》 SMK-08-15-022 ☞diff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者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爲留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金匱》 GGY-12-012 ☞diff

脈弦數有寒飮冬夏難治

《金匱》 GGY-12-013 ☞diff

脈沈而弦者懸飮內痛病懸飮者十棗湯主之

《金匱》 GGY-12-014 ☞diff

病溢飮者當發其汗大靑龍湯主之小靑龍湯亦主之

《脈經》 SMK-08-15-025 ☞diff

病溢飮者當發其汗小靑龍湯主之

《金匱》 GGY-12-015 ☞diff

膈間支飮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沈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卽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脈經》 SMK-08-15-027 ☞diff

膈間支飮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沈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朮防己湯主之

《金匱》 GGY-12-016 ☞diff

心下有支飮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脈經》 SMK-08-15-028 ☞diff

心下有支飮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金匱》 GGY-12-019 ☞diff

嘔家本渴渴者爲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飮故也小半夏湯方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湯

《脈經》 SMK-08-14-004 ☞diff

先嘔却渴者此爲欲解;先渴却嘔者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飮也

《脈經》 SMK-08-15-029 ☞diff

嘔家本渴渴者爲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飮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脈經》 SMK-08-15-037 ☞diff

先渴却嘔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金匱》 GGY-12-032 ☞diff

先渴後嘔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方見上

《金匱》 GGY-17-002 ☞diff

先嘔却渴者此爲欲解先渴却嘔者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飮故也此屬支飮

《金匱》 GGY-12-020 ☞diff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

《脈經》 SMK-08-15-035 ☞diff

腹滿口苦乾燥此腸間有水氣也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主之

《金匱》 GGY-12-021 ☞diff

卒嘔吐心下痞隔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金匱》 GGY-12-022 ☞diff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脈經》 SMK-08-15-036 ☞diff

假令瘦人臍下悸吐涎沫而癲眩者水也五苓散主之

《金匱》 GGY-12-023 ☞diff

咳家其脈眩爲有水十棗湯主之方見上

《脈經》 SMK-08-15-016 ☞diff

咳家脈弦爲有水可與十棗湯下之咳而脈浮其人不咳不食如是四十日乃已一云:三十日咳而時發熱脈卒弦者非虛也此爲胸中寒實所致也當吐之咳家其脈弦欲行吐藥當相人强弱而無熱乃可吐之其脈沈者不可發汗久咳數嵗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不可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飮在胸中故也治屬飮家

《金匱》 GGY-12-025 ☞diff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飮在胸中故也治屬飮家

《金匱》 GGY-12-024 ☞diff

夫有支飮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歲十棗湯

《脈經》 SMK-08-15-030 ☞diff

夫有支飮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可與十棗湯

《金匱》 GGY-12-025 ☞diff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飮在胸中故也治屬飮家

《脈經》 SMK-08-15-016 ☞diff

咳家脈弦爲有水可與十棗湯下之咳而脈浮其人不咳不食如是四十日乃已一云:三十日咳而時發熱脈卒弦者非虛也此爲胸中寒實所致也當吐之咳家其脈弦欲行吐藥當相人强弱而無熱乃可吐之其脈沈者不可發汗久咳數嵗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不可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飮在胸中故也治屬飮家

《金匱》 GGY-12-023 ☞diff

咳家其脈眩爲有水十棗湯主之方見上

《金匱》 GGY-12-026 ☞diff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靑龍湯主之方見上及肺癰中

《金匱》 GGY-12-027 ☞diff

靑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沈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痺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湯治其氣衝

《金匱》 GGY-12-028 ☞diff

衝氣卽低而反更咳胸滿者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

《金匱》 GGY-12-029 ☞diff

咳滿卽止而更復渴衝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爲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爲支飮也支飮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

《金匱》 GGY-12-030 ☞diff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痺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其陽故也

《金匱》 GGY-12-031 ☞diff

若面熱如醉此爲胃熱上衝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金匱》 GGY-12-032 ☞diff

先渴後嘔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方見上

《脈經》 SMK-08-14-004 ☞diff

先嘔却渴者此爲欲解;先渴却嘔者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飮也

《脈經》 SMK-08-15-029 ☞diff

嘔家本渴渴者爲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飮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脈經》 SMK-08-15-037 ☞diff

先渴却嘔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金匱》 GGY-12-019 ☞diff

嘔家本渴渴者爲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飮故也小半夏湯方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湯

《金匱》 GGY-17-002 ☞diff

先嘔却渴者此爲欲解先渴却嘔者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飮故也此屬支飮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幷治 第十三 脈證九條 方六首

《金匱》 GGY-13-001 ☞diff

厥陰之爲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下之不肯止

《脈經》 SMK-08-07-001 ☞diff

師曰:厥陰之爲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卽吐下之不肯止

《金匱》 GGY-13-002 ☞diff

寸口脈浮而遲浮卽爲虛遲卽爲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榮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卽爲氣數卽消穀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卽堅堅數相搏卽爲消渴

《脈經》 SMK-08-07-002 ☞diff

寸口脈浮而遲浮則爲虛遲則爲勞虛則衛氣不足遲則榮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則爲氣數則消榖而緊《要略》緊作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則緊《要略》作堅緊數相搏則爲消渴

《金匱》 GGY-13-003 ☞diff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飮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方見脚氣中

《脈經》 SMK-08-07-003 ☞diff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飮一斗小便一斗腎氣圓主之

《金匱》 GGY-13-004 ☞diff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渴欲飮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金匱》 GGY-13-006 ☞diff

淋之爲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脈經》 SMK-08-07-004 ☞diff

師曰:熱在一作結下膲則溺血亦令人淋閉不通淋之爲病小便如粟狀少腹弦急痛引臍中寸口脈細而數數則爲熱細則爲寒數爲强吐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則消榖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則數少陰脈數婦人則陰中生瘡男子則氣淋

《金匱》 GGY-13-007 ☞diff

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卽消穀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卽數

《金匱》 GGY-13-007 ☞diff

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卽消穀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卽數

《脈經》 SMK-08-07-004 ☞diff

師曰:熱在一作結下膲則溺血亦令人淋閉不通淋之爲病小便如粟狀少腹弦急痛引臍中寸口脈細而數數則爲熱細則爲寒數爲强吐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則消榖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則數少陰脈數婦人則陰中生瘡男子則氣淋

《金匱》 GGY-13-006 ☞diff

淋之爲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金匱》 GGY-13-008 ☞diff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必便血

《全書》 SSB-084 ☞diff

⒁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全書|可不》 SSG-15-022 ☞diff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千翼》 STB-13-011 ☞diff

淋家忌發其汗發其汗必便血

《玉函》 SOB-03-091 ☞diff

淋家不可發汗發其汗必便血

《玉函》 SOB-13-022 ☞diff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脈經》 SMK-07-01-021 ☞diff

淋家不可發汗發其汗必便血

《脈經》 SMK-08-07-005 ☞diff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必便血

《金匱》 GGY-13-009 ☞diff

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栝蔞瞿麥丸主之

《全書》 SSB-222 ☞diff

⒂若渴欲飮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白虎加人蔘湯:《玉》《翼》“白虎湯”

《全書|法》 SSR-08-012 ☞diff

若渴欲飮水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第十二〕五味

《千翼》 STB-08-056 ☞diff

若渴欲飮水口乾舌燥者白虎湯主之方見雜療中

《玉函》 SOB-05-045 ☞diff

陽明病其脈浮緊咽乾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發其汗卽躁心憒憒反譫語加溫鍼必怵惕煩躁不得眠 下之卽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若渴欲飮水口乾舌燥者白虎湯主之 若脈浮發熱渴欲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

《金匱》 GGY-13-012 ☞diff

脈浮發熱渴欲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

《全書》 SSB-223 ☞diff

⒂若脈浮發熱渴欲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

《全書|法》 SSR-08-013 ☞diff

若脈浮發熱渴欲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第十三〕五味下有不可與猪苓湯一證

《千翼》 STB-08-057 ☞diff

若脈浮發熱渴欲飮水小便不利猪苓湯主之

《淳化》 SCB-04-023 ☞diff

陽明病若脈浮發熱渴而欲飮水小便不利宜猪苓湯

《玉函》 SOB-05-045 ☞diff

陽明病其脈浮緊咽乾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發其汗卽躁心憒憒反譫語加溫鍼必怵惕煩躁不得眠 下之卽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若渴欲飮水口乾舌燥者白虎湯主之 若脈浮發熱渴欲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

水氣病脈證幷治 第十四 論七首 脈證五條 方八首

《金匱》 GGY-14-001 ☞diff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沈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沈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沈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脈經》 SMK-08-08-001 ☞diff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其人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如鼓一作如故不滿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沈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沈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沈遲身體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金匱》 GGY-14-002 ☞diff

脈浮而洪浮則爲風洪則爲氣風氣相搏風强則爲隱疹身體爲痒痒爲泄風久爲痂癩氣强則爲水難以俛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爲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爲黃汗

《脈經》 SMK-08-08-002 ☞diff

脈浮而洪浮則爲風洪則爲氣風氣相搏風强則爲癮𤺋身體爲癢癢爲泄風久爲痂癩;氣强則爲水難以俛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爲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膲有寒其口多涎此爲黃汗

《金匱》 GGY-14-003 ☞diff

寸口脈沈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褁上微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脈經》 SMK-08-08-003 ☞diff

寸口脈沈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裹上微擁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而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卽愈此爲風水惡寒者此爲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爲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痺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眠此爲黃汗痛在骨節咳而喘不渴者此爲脾脹其形如腫發汗卽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金匱》 GGY-14-004 ☞diff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卽愈此爲風水惡寒者此爲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爲皮水身重而冷狀如周痺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爲黃汗痛在骨節咳而喘不渴者此爲脾脹其狀如腫發汗卽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金匱》 GGY-14-004 ☞diff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卽愈此爲風水惡寒者此爲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爲皮水身重而冷狀如周痺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爲黃汗痛在骨節咳而喘不渴者此爲脾脹其狀如腫發汗卽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脈經》 SMK-08-08-003 ☞diff

寸口脈沈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裹上微擁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而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卽愈此爲風水惡寒者此爲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爲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痺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眠此爲黃汗痛在骨節咳而喘不渴者此爲脾脹其形如腫發汗卽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金匱》 GGY-14-003 ☞diff

寸口脈沈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褁上微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金匱》 GGY-14-005 ☞diff

裏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沈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

《金匱》 GGY-14-006 ☞diff

跌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下之卽胸滿短氣

《脈經》 SMK-08-08-008 ☞diff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下之則胸滿短氣

《金匱》 GGY-14-007 ☞diff

跌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穀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脈經》 SMK-08-08-009 ☞diff

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榖一作消渴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金匱》 GGY-14-008 ☞diff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沈跌陽脈浮而數浮脈卽熱數脈卽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沈伏相搏名曰水沈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卽爲水矣

《脈經》 SMK-08-08-010 ☞diff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熱遲脈潜熱潜相搏名曰沈趺陽脈浮而數浮脈熱數脈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沈伏相搏名曰水沈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則爲水矣

《金匱》 GGY-14-009 ☞diff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卽惡寒水不沾流走于腸間

《脈經》 SMK-08-08-011 ☞diff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則惡寒水不沾流走在腸間

《金匱》 GGY-14-010 ☞diff

少陰脈緊而沈緊則爲痛沈則爲水小便則難脈得諸沈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

《脈經》 SMK-08-08-012 ☞diff

少陰脈緊而沈緊則爲痛沈則爲水小便卽難師曰:脈得諸沈者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

《金匱》 GGY-14-011 ☞diff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沈絶者有水可下之

《脈經》 SMK-08-08-013 ☞diff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𧖟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沈絶者有水可下之

《金匱》 GGY-14-012 ☞diff

問曰病下利後渴飮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脈經》 SMK-08-08-014 ☞diff

問曰:病下利後渴飮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金匱》 GGY-14-013 ☞diff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脈經》 SMK-08-08-016 ☞diff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陰大腫

《金匱》 GGY-14-014 ☞diff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脇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脈經》 SMK-08-08-017 ☞diff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脇下腹中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金匱》 GGY-14-015 ☞diff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脈經》 SMK-08-08-018 ☞diff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金匱》 GGY-14-016 ☞diff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脈經》 SMK-08-08-019 ☞diff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金匱》 GGY-14-017 ☞diff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脈經》 SMK-08-08-020 ☞diff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又痩一云大便反堅

《金匱》 GGY-14-018 ☞diff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脈經》 SMK-08-08-021 ☞diff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金匱》 GGY-14-019 ☞diff

師曰寸口脈沈而遲沈則爲水遲則爲寒寒水相搏跌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爲血血不利則爲水名曰血分

《脈經》 SMK-08-08-022 ☞diff

師曰:寸口脈沈而遲沈則爲水遲則爲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榖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爲血血不利則爲水名曰血分一云水分

《脈經》 SMK-09-02-034 ☞diff

師曰:寸口脈沈而遲沈則爲水遲則爲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榖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體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爲血血不利則爲水名曰血分一作水分

《金匱》 GGY-14-020 ☞diff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灸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

《脈經》 SMK-08-08-023 ☞diff

問曰:病者若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師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沈而緊沈爲水緊爲寒沈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榮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緊氣上衝喉咽塞噎脇下急痛醫以爲留飮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躁欲飮水小便不利水榖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差食飮過度腫復如前胸脇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衝氣令止乃治咳咳止自喘自差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金匱》 GGY-14-021 ☞diff

師曰寸口脈沈而緊沈爲水緊爲寒沈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營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相衝咽喉塞噎脇下急痛醫以爲留飮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飮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差食飮過度腫腹如前胸脇苦痛象若奔㹠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衝氣令止乃治咳咳止則喘自差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金匱》 GGY-14-021 ☞diff

師曰寸口脈沈而緊沈爲水緊爲寒沈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營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相衝咽喉塞噎脇下急痛醫以爲留飮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飮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差食飮過度腫腹如前胸脇苦痛象若奔㹠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衝氣令止乃治咳咳止則喘自差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脈經》 SMK-08-08-023 ☞diff

問曰:病者若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師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沈而緊沈爲水緊爲寒沈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榮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緊氣上衝喉咽塞噎脇下急痛醫以爲留飮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躁欲飮水小便不利水榖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差食飮過度腫復如前胸脇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衝氣令止乃治咳咳止自喘自差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金匱》 GGY-14-020 ☞diff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灸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

《金匱》 GGY-14-022 ☞diff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脈經》 SMK-08-08-004 ☞diff

風水其脈浮浮爲在表其人能食頭痛汗出表無佗病病者言但下重故從腰以上爲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防己黃耆湯主之一云: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金匱》 GGY-14-023 ☞diff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無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脈經》 SMK-08-08-005 ☞diff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而無大熱者越婢湯主之

《金匱》 GGY-14-024 ☞diff

皮水爲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脈經》 SMK-08-08-007 ☞diff

皮水之爲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脈經》 SMK-08-08-006 ☞diff

師曰:裹水者一身面目洪腫其脈沈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一云:皮水其脈沈頭面浮腫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令渴也

《金匱》 GGY-14-026 ☞diff

水之爲病其脈沈小屬少陰浮者爲風無水虛脹者爲氣發其汗卽已脈沈者麻黃附子湯浮者杏子湯

《脈經》 SMK-08-08-015 ☞diff

水之爲病其脈沈小屬少陰浮者爲風無水虛脹者爲氣水發其汗卽已沈者與附子麻黃湯浮者與杏子湯

《金匱》 GGY-14-027 ☞diff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見消渴中

《金匱》 GGY-14-028 ☞diff

問曰黃汗之爲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蘗汁脈自沈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芪芍桂酒湯主之

《脈經》 SMK-08-08-024 ☞diff

黃汗之病身體洪腫一作重發熱汗出而渴而渴一作不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蘗汗其脈自沈問曰:黃汗之病從何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主之

《金匱》 GGY-14-029 ☞diff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臥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輙經者久久必身瞤瞤卽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爲黃汗桂枝加黃芪湯主之

《脈經》 SMK-08-08-025 ☞diff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臥盗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輙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則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寬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爲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金匱》 GGY-14-030 ☞diff

師曰寸口脈遲而澁遲則爲寒澁爲血不足跌陽脈微而遲微則爲氣遲則爲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衛不利營衛不利則腹滿脇鳴相逐氣轉膀胱營衛俱勞陽氣不通卽身冷陰氣不通卽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痺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溺名曰氣分

《脈經》 SMK-08-08-026 ☞diff

寸口脈遲而澁遲則爲寒澁爲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爲氣遲則爲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滿脇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則身冷陰氣不通則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痺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溺名曰氣分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飮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金匱》 GGY-14-031 ☞diff

氣分心則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飮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主之

《金匱》 GGY-14-032 ☞diff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飮所作枳朮湯主之

《脈經》 SMK-08-08-027 ☞diff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飮所作枳實朮湯主之

黃疸病脈證幷治 第十五 論二首 脈證十四條 方七首

《金匱》 GGY-15-001 ☞diff

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爲風緩則爲痺痺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

《脈經》 SMK-08-09-018 ☞diff

師曰: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爲風緩則爲痺痺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

《金匱》 GGY-15-002 ☞diff

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爲熱熱則消穀緊則爲寒食卽爲滿尺脈浮爲傷腎趺陽脈緊爲傷脾風寒相搏食穀卽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穀疸

《脈經》 SMK-08-09-019 ☞diff

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爲熱熱則消榖;緊則爲寒食卽滿也尺脈浮爲傷腎趺陽脈緊爲傷脾風寒相搏食榖則眩榖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彼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榖疸

《金匱》 GGY-15-003 ☞diff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卽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

《脈經》 SMK-08-09-020 ☞diff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則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

《金匱》 GGY-15-004 ☞diff

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

《脈經》 SMK-08-09-010 ☞diff

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

《金匱》 GGY-15-005 ☞diff

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小便必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全書》 SSB-195 ☞diff

⒁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微煩:《玉》“發煩” 穀疸:《康平》“穀癉”

《全書|可不》 SSG-22-017 ☞diff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疽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千翼》 STB-08-017 ☞diff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卽微煩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其腹必滿如故耳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淳化》 SCB-04-007 ☞diff

陽明病脈遲發熱頭眩小便難此欲作穀疸下之必腹滿宜柴胡湯

《玉函》 SOB-05-017 ☞diff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卽發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玉函》 SOB-19-088 ☞diff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卽發煩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其腹滿卽如故耳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脈經》 SMK-07-08-015 ☞diff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卽發煩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作榖疸雖下之其腹滿如故耳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脈經》 SMK-08-09-017 ☞diff

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作榖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金匱》 GGY-15-006 ☞diff

夫病酒黃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

《脈經》 SMK-08-09-009 ☞diff

夫病酒黃疸必小便不利其喉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

《金匱》 GGY-15-007 ☞diff

酒黃疸者或無熱請言了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沈弦者先下之

《脈經》 SMK-08-09-011 ☞diff

酒黃疸者或無熱靖言了了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沈弦者先下之

《金匱》 GGY-15-008 ☞diff

酒疸心中熱欲嘔者吐之愈

《脈經》 SMK-08-09-012 ☞diff

酒疸心中熱欲嘔者吐之卽愈

《金匱》 GGY-15-009 ☞diff

酒疸下之久久爲黑疸目靑面黑心中如噉蒜虀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

《脈經》 SMK-08-09-014 ☞diff

酒疸下之久久爲黑疸目靑面黑心中如噉蒜虀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

《金匱》 GGY-15-010 ☞diff

師曰病黃疸發熱煩喘腹滿口燥者以病發時火劫其汗兩熱所得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熱而黃肚熱熱在裏當下之

《脈經》 SMK-08-09-003 ☞diff

師曰:病黃疸發熱煩喘胸滿口躁者以發病時火刼其汗兩熱所得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熱而黃肚熱熱在裏當下之

《金匱》 GGY-15-011 ☞diff

脈沈渴欲飮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脈經》 SMK-08-09-001 ☞diff

凡黃候其寸口脈近掌無脈口鼻冷竝不可治脈沈渴欲飮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金匱》 GGY-15-012 ☞diff

腹滿舌痿黃燥不得睡屬黃家舌痿疑作身痿

《脈經》 SMK-08-09-002 ☞diff

腹滿舌痿黃躁不得睡屬黃家

《金匱》 GGY-15-013 ☞diff

黃疸之病當以十八日爲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爲難治

《脈經》 SMK-08-09-004 ☞diff

師曰:黃疸之病當以十八日爲期治之十日以上爲差反劇爲難治

《金匱》 GGY-15-014 ☞diff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脈經》 SMK-08-09-005 ☞diff

又曰: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發於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金匱》 GGY-15-015 ☞diff

穀疸之爲病寒熱不食食卽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爲穀疸茵蔯蒿湯主之

《金匱》 GGY-15-016 ☞diff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爲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消石礬石散主之

《脈經》 SMK-08-09-021 ☞diff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爲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消石礬石散主之

《金匱》 GGY-15-017 ☞diff

酒黃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

《金匱》 GGY-15-018 ☞diff

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桂枝加黃芪湯主之方見水病中

《脈經》 SMK-08-09-006 ☞diff

師曰: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又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小建中湯

《金匱》 GGY-15-021 ☞diff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爲表和裏實當下之大黃硝石湯

《脈經》 SMK-08-09-007 ☞diff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爲表和裏實當下之宜大黃黃蘗梔子芒消湯

《金匱》 GGY-15-022 ☞diff

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飮中

《脈經》 SMK-08-09-008 ☞diff

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

《金匱》 GGY-15-023 ☞diff

諸黃腹痛而嘔者柴胡湯小柴胡湯方見嘔吐中

《金匱》 GGY-15-024 ☞diff

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方見虛勞中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 第十六 脈證十二條 方五首

《金匱》 GGY-16-001 ☞diff

寸口脈動而弱動則爲驚弱則爲悸

《脈經》 SMK-08-13-001 ☞diff

寸口脈動而弱動則爲驚弱則爲悸

《金匱》 GGY-16-002 ☞diff

師曰尺脈浮目睛暈黃衄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脈經》 SMK-08-13-008 ☞diff

問曰:病衄連日不止其脈何類?師曰:脈來輕輕在肌肉尺中自溢一云尺脈浮目睛暈黃衄必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金匱》 GGY-16-003 ☞diff

又曰從春至夏衄者太陽從秋至冬衄者陽明

《脈經》 SMK-08-13-009 ☞diff

師曰:從春至夏發衄者太陽;從秋至冬發衄者陽明

《金匱》 GGY-16-004 ☞diff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脈經》 SMK-08-13-013 ☞diff

衄家不可發其汗汗出必額上促急而緊直視而不能眴不得眠

《金匱》 GGY-16-005 ☞diff

病人面無色無寒熱脈沈弦者浮弱手按之絶者下血煩咳者必吐血

《脈經》 SMK-08-13-012 ☞diff

病人面無血色無寒熱脈沈弦者衄也

《金匱》 GGY-16-006 ☞diff

夫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

《脈經》 SMK-08-15-014 ☞diff

夫病吐血喘咳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上氣躁而喘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一云:咳而上氣肺脹其脈沈心下有水氣也《要略》《千金》《外臺》沈作浮

《金匱》 GGY-07-004 ☞diff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金匱》 GGY-07-005 ☞diff

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金匱》 GGY-16-007 ☞diff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飮過度所致也

《脈經》 SMK-08-15-015 ☞diff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極飮過度所致也

《金匱》 GGY-16-008 ☞diff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寒虛相擊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産漏下男子則亡血

《脈經》 SMK-08-13-006 ☞diff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寒虛相搏此名爲革婦人則半産漏下男子則亡血

《金匱》 GGY-16-009 ☞diff

亡血不可發其表汗出卽寒慄而振

《全書|可不》 SSG-15-019 ☞diff

亡血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玉函》 SOB-13-019 ☞diff

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

《脈經》 SMK-07-01-018 ☞diff

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

《脈經》 SMK-08-13-007 ☞diff

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

《金匱》 GGY-16-010 ☞diff

病人胸滿脣痿舌靑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嚥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爲有瘀血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爲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脈經》 SMK-08-13-022 ☞diff

病人胸滿脣痿舌靑口燥其人但欲漱水不欲嚥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爲有瘀血當汗出不出內結亦爲瘀血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爲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金匱》 GGY-16-014 ☞diff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亦主吐血衄血

《金匱》 GGY-16-015 ☞diff

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方見狐惑中

《金匱》 GGY-16-016 ☞diff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 第十七 論一首 脈證二十七條 方二十三首

《金匱》 GGY-17-001 ☞diff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全書》 SSB-376 ☞diff

⒀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千翼》 STB-12-051 ☞diff

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玉函》 SOB-10-048 ☞diff

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脈經》 SMK-08-14-003 ☞diff

夫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金匱》 GGY-17-002 ☞diff

先嘔却渴者此爲欲解先渴却嘔者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飮故也此屬支飮

《脈經》 SMK-08-14-004 ☞diff

先嘔却渴者此爲欲解;先渴却嘔者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飮也

《脈經》 SMK-08-15-029 ☞diff

嘔家本渴渴者爲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飮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脈經》 SMK-08-15-037 ☞diff

先渴却嘔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金匱》 GGY-12-019 ☞diff

嘔家本渴渴者爲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飮故也小半夏湯方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湯

《金匱》 GGY-12-032 ☞diff

先渴後嘔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方見上

《金匱》 GGY-17-003 ☞diff

問曰病人脈數數爲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爲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

《全書》 SSB-122 ☞diff

⒁病人脈數數爲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爲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千翼》 STB-14-005 ☞diff

病人脈數數爲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以醫發其汗陽氣微膈氣虛脈則爲數數爲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吐也

《玉函》 SOB-03-132 ☞diff

病人脈數數爲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以醫發其汗陽氣微膈氣虛脈則爲數數爲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吐也

《玉函》 SOB-19-008 ☞diff

病人脈數數爲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以醫發其汗陽氣微膈氣虛脈則爲數數爲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吐也

《脈經》 SMK-07-01-027 ☞diff

病人脈數數爲有熱當消榖引食反吐者醫發其汗陽微膈氣虛脈則爲數數爲客陽不能消糓胃中虛冷故令吐也

《脈經》 SMK-08-14-005 ☞diff

問曰:病人脈數數爲熱當消榖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爲客熱不能消榖胃中虛冷故吐也

《金匱》 GGY-17-004 ☞diff

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爲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脈經》 SMK-08-14-009 ☞diff

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爲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金匱》 GGY-17-005 ☞diff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脈經》 SMK-08-14-011 ☞diff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柔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趺陽脈浮而澁浮則爲虛澁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榖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澁其病難治

《金匱》 GGY-17-006 ☞diff

趺陽脈浮而澁浮則爲虛澁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澁其病難治

《金匱》 GGY-17-006 ☞diff

趺陽脈浮而澁浮則爲虛澁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澁其病難治

《脈經》 SMK-08-14-011 ☞diff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柔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趺陽脈浮而澁浮則爲虛澁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榖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澁其病難治

《金匱》 GGY-17-005 ☞diff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金匱》 GGY-17-007 ☞diff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脈經》 SMK-08-14-013 ☞diff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金匱》 GGY-17-008 ☞diff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卽愈

《全書》 SSB-381 ☞diff

⒀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卽愈

《千翼》 STB-12-056 ☞diff

傷寒噦而滿者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玉函》 SOB-10-053 ☞diff

傷寒噦而腹滿問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卽愈

《脈經》 SMK-08-14-015 ☞diff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卽愈

《金匱》 GGY-17-010 ☞diff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茱萸湯主之方見上

《全書》 SSB-378 ☞diff

⒀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全書|法》 SSR-12-018 ☞diff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第十八〕四味

《千翼》 STB-12-054 ☞diff

乾嘔吐涎沫而復頭痛吳茱萸湯主之稍頭一作指頭

《玉函》 SOB-10-051 ☞diff

乾嘔吐涎沫而復頭痛吳茱萸湯主之

《金匱》 GGY-17-013 ☞diff

諸嘔吐穀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飮中

《金匱》 GGY-17-014 ☞diff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急與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玉函》 SOB-28-006 ☞diff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必思水者急與猪苓湯飮之水亦得也

《脈經》 SMK-07-15-006 ☞diff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必思水者急與猪苓散飮之水亦得也

《脈經》 SMK-08-14-014 ☞diff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急與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金匱》 GGY-17-015 ☞diff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全書》 SSB-377 ☞diff

⒀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身有微熱:《康平》“有微熱”

《全書|法》 SSR-12-017 ☞diff

嘔而脈弱小便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第十七〕用前第五方前有嘔膿一證

《千翼》 STB-12-053 ☞diff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難治四逆湯主之稍頭一作指頭

《玉函》 SOB-10-050 ☞diff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脈經》 SMK-08-14-001 ☞diff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

《全書|法》 SSR-12-019 ☞diff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第十九〕七味下有噦二證

《千翼》 STB-12-052 ☞diff

嘔而發熱小柴胡湯主之稍頭一作指頭

《玉函》 SOB-10-049 ☞diff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金匱》 GGY-17-017 ☞diff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卽吐外臺云治嘔心下痞鞭者

《金匱》 GGY-17-018 ☞diff

食已卽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外臺方又治吐水

《金匱》 GGY-17-019 ☞diff

胃反吐而渴欲飮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金匱》 GGY-17-020 ☞diff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飮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腎頭痛

《金匱》 GGY-17-022 ☞diff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

《金匱》 GGY-17-023 ☞diff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金匱》 GGY-17-025 ☞diff

夫六府氣絶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脚縮五臟氣絶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脈經》 SMK-08-14-016 ☞diff

夫六腑氣絶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脚縮五藏氣絶於內者下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金匱》 GGY-17-026 ☞diff

下利脈沈弦者下重脈大者爲未止脈微弱數者爲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全書》 SSB-365 ☞diff

⒀下利脈沈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爲未止脈微弱數者爲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千翼》 STB-12-040 ☞diff

下利脈沈弦者下重;其脈大者爲未止;脈微弱數者爲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玉函》 SOB-10-037 ☞diff

下利脈沈弦者下重脈大者爲未止脈微弱數者爲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脈經》 SMK-08-14-017 ☞diff

下利脈沈弦者下重;其脈大者爲未止;脈微弱數者爲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金匱》 GGY-17-027 ☞diff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少陰負趺陽者爲順也

《全書》 SSB-362 ☞diff

⒀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⒂少陰負趺陽者爲順也

&:《翼》主厥,厥陰是也。《玉》主足厥陰是也。

《千翼》 STB-12-037 ☞diff

下利手足厥無脈灸之不溫反微喘者少陰負跌陽者爲順

《千翼》 STB-13-095 ☞diff

下利手足厥無脈灸之主厥厥陰是也灸不溫反微喘者

《玉函》 SOB-10-033 ☞diff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而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玉函》 SOB-10-034 ☞diff

少陰負趺陽者爲順也

앞조문에 이어지는 조문

《玉函》 SOB-24-006 ☞diff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灸之主足厥陰是也灸不溫反微喘者死

《脈經》 SMK-07-11-006 ☞diff

下利手足厥無脈灸之不溫反微喘者少陰負趺陽者爲順也

《脈經》 SMK-08-14-022 ☞diff

下利手足厥無脈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

《脈經》 SMK-08-14-023 ☞diff

少陰負趺陽者爲順也

앞조문에 이어지는 조문

《金匱》 GGY-17-028 ☞diff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全書》 SSB-360 ☞diff

⒀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自愈

今:《康平》“令”

《千翼》 STB-12-035 ☞diff

下利有微熱其人渴脈弱者自愈

《玉函》 SOB-10-031 ☞diff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自愈

《脈經》 SMK-08-14-019 ☞diff

下利有微熱其人渴脈弱者今自愈

《金匱》 GGY-17-029 ☞diff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爲未解

《脈經》 SMK-08-14-020 ☞diff

下利脈數若微發熱汗自出者自愈設脈復緊爲未解

《金匱》 GGY-17-030 ☞diff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淸膿血以有熱故也

《全書》 SSB-367 ☞diff

⒀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淸膿血以有熱故也

《千翼》 STB-12-042 ☞diff

下利脈反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淸膿血有熱故也

《玉函》 SOB-10-039 ☞diff

下利脈反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淸膿血以有熱故也

《脈經》 SMK-08-14-024 ☞diff

下利脈數而浮一作渴今自愈設不差其人必淸膿血以有熱故也

《金匱》 GGY-17-031 ☞diff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脈經》 SMK-08-14-026 ☞diff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金匱》 GGY-17-032 ☞diff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脈經》 SMK-08-14-027 ☞diff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金匱》 GGY-17-033 ☞diff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澁者必淸膿血

《全書》 SSB-363 ☞diff

⒀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澁者必淸膿血

《千翼》 STB-12-038 ☞diff

下利脈反浮數尺中自澁其人必淸膿血

《玉函》 SOB-10-035 ☞diff

下利寸脈反浮熱尺中自澁者必淸膿血

《脈經》 SMK-08-14-021 ☞diff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澁其人必淸膿血

《金匱》 GGY-17-034 ☞diff

下利淸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全書》 SSB-364 ☞diff

⒀下利淸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全書|可不》 SSG-15-024 ☞diff

下利不可發汗汗出必脹滿

《千翼》 STB-12-039 ☞diff

下利淸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慲

《玉函》 SOB-10-036 ☞diff

下利淸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玉函》 SOB-13-025 ☞diff

下利淸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脈經》 SMK-07-01-024 ☞diff

下利淸榖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脈經》 SMK-08-14-028 ☞diff

下利淸榖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其藏寒者當下之

《金匱》 GGY-17-035 ☞diff

下利脈沈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淸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熱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全書》 SSB-366 ☞diff

⒀下利脈沈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淸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 ⒁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千翼》 STB-12-041 ☞diff

下利脈沈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淸穀必鬱冒汗出而解其人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玉函》 SOB-10-038 ☞diff

下利脈沈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淸穀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脈經》 SMK-08-14-029 ☞diff

下利脈沈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淸榖必鬱冒汗出而解其人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金匱》 GGY-17-036 ☞diff

下利後脈絶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全書》 SSB-368 ☞diff

⒀下利後脈絶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

脈不還者:《玉》不還不溫者

《千翼》 STB-12-043 ☞diff

下利後脈絶手足厥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者

《玉函》 SOB-10-040 ☞diff

下利後其脈絶手足厥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不溫者死

《脈經》 SMK-08-14-025 ☞diff

下利後脈絶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

《金匱》 GGY-17-037 ☞diff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全書》 SSB-372 ☞diff

⒀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全書|法》 SSR-12-013 ☞diff

下利腹脹滿身疼痛者先溫裏乃攻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第十三〕四逆湯用前第五方桂枝湯五味

《全書|可不》 SSG-16-022 ☞diff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十六用前第一方

《千翼》 STB-12-048 ☞diff

下利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稍頭一作指頭

《千翼》 STB-13-074 ☞diff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裏宜四逆湯

《玉函》 SOB-10-044 ☞diff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玉函》 SOB-20-003 ☞diff

下利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裏宜四逆湯

《脈經》 SMK-07-09-003 ☞diff

下利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裏宜四逆湯

《脈經》 SMK-08-14-030 ☞diff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裏乃攻其表

《金匱》 GGY-17-038 ☞diff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大承氣湯

《脈經》 SMK-08-14-038 ☞diff

下利後脈三部皆平按其心下堅者可下之

《金匱》 GGY-17-039 ☞diff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大承氣湯

《脈經》 SMK-08-14-031 ☞diff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

《金匱》 GGY-17-040 ☞diff

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大承氣湯

《脈經》 SMK-08-14-032 ☞diff

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

《金匱》 GGY-17-041 ☞diff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大承氣湯

《脈經》 SMK-08-14-033 ☞diff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時復發此爲病不盡當復下之

《金匱》 GGY-17-042 ☞diff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全書》 SSB-374 ☞diff

⒀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

《全書|法》 SSR-12-015 ☞diff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第十五〕三味

《全書|可不》 SSG-21-030 ☞diff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屬小承氣湯方二十八

《千翼》 STB-12-049 ☞diff

下利而譫語爲有燥屎小承氣湯主之稍頭一作指頭

《玉函》 SOB-10-046 ☞diff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玉函》 SOB-18-031 ☞diff

下利而譫語者爲有燥屎也屬承氣湯

《脈經》 SMK-08-14-034 ☞diff

下利而譫語者爲有燥屎也宜下之

《全書|法》 SSR-12-012 ☞diff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第十二〕四味

《千翼》 STB-12-046 ☞diff

熱利下重白頭翁湯主之

《玉函》 SOB-10-043 ☞diff

熱利下重白頭翁湯主之

《金匱》 GGY-17-045 ☞diff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爲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全書》 SSB-375 ☞diff

⒀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爲虛煩也梔子豉湯

《全書|法》 SSR-12-016 ☞diff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虛煩也宜梔子豉湯〔第十六〕二味

《千翼》 STB-12-050 ☞diff

下利後更煩按其心下濡者爲虛煩也梔子湯主之稍頭一作指頭

《玉函》 SOB-10-047 ☞diff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爲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金匱》 GGY-17-046 ☞diff

下利淸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全書》 SSB-370 ☞diff

⒁下利淸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全書|法》 SSR-12-011 ☞diff

下利淸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第十一〕三味

《千翼》 STB-12-045 ☞diff

下利淸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通脈四逆湯主之稍頭一作指頭

《玉函》 SOB-10-042 ☞diff

下利淸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通脈四逆湯主之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幷治 第十八 論一首 脈證三條 方五首

《金匱》 GGY-18-001 ☞diff

諸浮數脈應當發熱而洒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其癰

《脈經》 SMK-08-16-002 ☞diff

諸浮數脈應當發熱而反洒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其癰

《金匱》 GGY-18-002 ☞diff

師曰諸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爲有膿不熱者爲無膿

《脈經》 SMK-08-16-006 ☞diff

師曰:諸癰腫欲知有膿與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爲有膿不熱者爲無膿

《金匱》 GGY-18-003 ☞diff

腸癰之爲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爲腹內有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脈經》 SMK-08-16-001 ☞diff

脈數身無熱內有癰也一云腹無積聚身體一本作無熱脈數此爲腸有膿薏苡附子敗醤湯主之

腹無積聚∽主之:《匱》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爲腹內有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脈經》 SMK-08-16-008 ☞diff

腸癰之爲病其身體甲錯腹皮一作支按之濡如腫狀

《金匱》 GGY-18-004 ☞diff

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卽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牧丹湯主之

《脈經》 SMK-08-16-009 ☞diff

腸癰者少腹腫按之則痛小便數如淋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主之

《金匱》 GGY-18-005 ☞diff

問曰寸口脈微而澁法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脈經》 SMK-08-16-010 ☞diff

問曰:寸口脈微而澁法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瘡被刀噐所傷亡血故也

《金匱》 GGY-18-007 ☞diff

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

《脈經》 SMK-08-16-011 ☞diff

侵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之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病脈證治 第十九 論一首 脈證一條 方四首

《金匱》 GGY-19-001 ☞diff

師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陽經傷也

《金匱》 GGY-19-002 ☞diff

病人常以手指臂腫動此人身體瞤瞤者藜蘆甘草湯主之

《金匱》 GGY-19-003 ☞diff

轉筋之爲病其人臂脚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鷄屎白散主之

《脈經》 SMK-08-04-004 ☞diff

轉筋爲病其人臂脚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鷄屎白散主之

《金匱》 GGY-19-004 ☞diff

陰狐疝氣者偏有小大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

《金匱》 GGY-19-005 ☞diff

問曰病腹痛有蟲其脈何以別之師曰腹中痛其脈當沈若弦反洪大故有蚘蟲

《金匱》 GGY-19-006 ☞diff

蚘蟲之爲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甘草粉蜜湯主之

《金匱》 GGY-19-007 ☞diff

蚘厥者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爲藏寒蚘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

《全書》 SSB-338 ☞diff

⒁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爲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爲藏寒蚘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須臾:《康平》“須更”

《全書|法》 SSR-12-001 ☞diff

傷寒病蚘厥靜而時煩爲藏寒蚘上入膈故煩得食而嘔吐蚘者烏梅丸主之〔第一〕十味前後有厥陰病四證厥逆一十九證

《千翼》 STB-12-013 ☞diff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安時此爲藏寒蚘上入其膈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令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爲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必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

《玉函》 SOB-10-009 ☞diff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爲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爲藏寒蚘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圓主之

婦人妊娠病脈證幷治 第二十 證三條 方八首

《金匱》 GGY-20-001 ☞diff

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方見利中 於法六十日當有此證設有醫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則絶之

《脈經》 SMK-09-02-027 ☞diff

師曰:脈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爲軀桂枝主之法六十日當有娠設有醫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則絶之方在《傷寒》中

《金匱》 GGY-20-002 ☞diff

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爲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脈經》 SMK-09-02-014 ☞diff

婦人姙娠經㫁三月而得漏下下血四十日不止胎欲動在於臍上★此爲姙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㫁三月衃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宜桂枝茯苓圓

《金匱》 GGY-20-003 ☞diff

婦人懷娠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藏方未見

《脈經》 SMK-09-02-006 ☞diff

婦人懷娠六月七月脈弦發熱其胎踰腹腹痛惡寒寒者小腹如扇之狀所以然者子藏閉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藏

《金匱》 GGY-20-004 ☞diff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産後因續下血都不絶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爲胞阻膠艾湯主之

《脈經》 SMK-09-02-013 ☞diff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中生後因續下血都不絶者有姙娠下血者假令姙娠腹中痛爲胞漏一云阻膠艾湯主之

《脈經》 SMK-09-05-010 ☞diff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一云:治壞姙腹中疼痛

《金匱》 GGY-20-007 ☞diff

妊娠小便難飮食如故歸母苦蔘丸主之

《脈經》 SMK-09-02-020 ☞diff

婦人姙娠小便難飮如故當歸貝母苦參圓主之

《金匱》 GGY-20-008 ☞diff

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惡寒起卽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脈經》 SMK-09-02-021 ☞diff

婦人姙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洒洒惡寒起卽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脈經》 SMK-09-02-022 ☞diff

婦人姙娠宜服當歸散卽易産無疾苦

《金匱》 GGY-20-011 ☞diff

婦人傷胎懷身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見玉函

《玉函》 SOB-26-008 ☞diff

婦人傷寒懷娠腹滿不得大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娠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利則愈

《脈經》 SMK-07-13-009 ☞diff

婦人傷寒懷身腹滿不得小便加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剌寫勞宮及關元小便利則愈

婦人産後病脈證治 第二十一 論一首 證六條 方七首

《金匱》 GGY-21-001 ☞diff

問曰新産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産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痓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脈經》 SMK-09-03-001 ☞diff

問曰:新産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亦作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産亡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痓何故鬱冒?師曰: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何故大便難?師曰: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産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願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願汗出所以生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便堅者嘔不能食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而更發熱者此爲胃熱氣實承氣湯主之方在《傷寒》中

《金匱》 GGY-21-002 ☞diff

産婦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産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

《金匱》 GGY-21-003 ☞diff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爲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金匱》 GGY-21-002 ☞diff

産婦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産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

《脈經》 SMK-09-03-001 ☞diff

問曰:新産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亦作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産亡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痓何故鬱冒?師曰: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何故大便難?師曰: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産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願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願汗出所以生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便堅者嘔不能食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而更發熱者此爲胃熱氣實承氣湯主之方在《傷寒》中

《金匱》 GGY-21-001 ☞diff

問曰新産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産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痓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金匱》 GGY-21-003 ☞diff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爲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金匱》 GGY-21-003 ☞diff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爲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脈經》 SMK-09-03-001 ☞diff

問曰:新産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亦作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産亡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痓何故鬱冒?師曰: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何故大便難?師曰: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産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願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願汗出所以生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便堅者嘔不能食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而更發熱者此爲胃熱氣實承氣湯主之方在《傷寒》中

《金匱》 GGY-21-001 ☞diff

問曰新産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産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痓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金匱》 GGY-21-002 ☞diff

産婦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産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

《金匱》 GGY-21-004 ☞diff

産後腹中㽲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幷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脈經》 SMK-09-03-004 ☞diff

婦人産後腹中㽲痛可與當歸羊肉湯

《金匱》 GGY-21-005 ☞diff

産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

《脈經》 SMK-09-03-005 ☞diff

師曰:産婦腹痛煩滿不得臥法當枳實芍藥散主之假令不愈者此爲腹中有乾血著臍下與下瘀血湯

《金匱》 GGY-21-006 ☞diff

師曰産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爲腹中有乾血着臍下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金匱》 GGY-21-006 ☞diff

師曰産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爲腹中有乾血着臍下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脈經》 SMK-09-03-005 ☞diff

師曰:産婦腹痛煩滿不得臥法當枳實芍藥散主之假令不愈者此爲腹中有乾血著臍下與下瘀血湯

《金匱》 GGY-21-005 ☞diff

産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

《金匱》 GGY-21-007 ☞diff

婦人産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四五日趺陽脈微實再倍其人發熱日哺所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利之卽愈大承氣湯熱在裏結在膀胱也方見痓病中

《脈經》 SMK-09-03-006 ☞diff

婦人産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四五日趺陽脈微實再倍其人發熱日晡所煩燥者不能食譫語利之則愈宜承氣湯以熱在裏結在膀胱也方在《傷寒》中

《金匱》 GGY-21-008 ☞diff

婦人産得風續之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堅乾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在耳可與陽旦湯桂枝湯是也方見下利中 鄧氏本得作後堅作悶

《脈經》 SMK-09-03-002 ☞diff

婦人産得風續之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堅乾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在可與陽旦方在《傷寒》中桂枝是也

《金匱》 GGY-21-009 ☞diff

産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脈經》 SMK-09-03-003 ☞diff

婦人産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金匱》 GGY-21-010 ☞diff

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

《脈經》 SMK-09-03-007 ☞diff

婦人産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圓主之

《脈經》 SMK-09-03-008 ☞diff

婦人熱利重下新産虛極白頭翁加甘草湯主之《千金方》又加阿膠

婦人雜病脈證幷治 第二十二 論一首 脈證合十四條 方十三首

《金匱》 GGY-22-001 ☞diff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虐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見嘔吐中

《全書》 SSB-144 ☞diff

⒂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似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中風∽發作有時:〔法〕”婦人中風,七八日,寒熱,經水適斷,血結,如瘧狀”

《全書|法》 SSR-07-010 ☞diff

婦人中風七八日寒熱經水適斷血結如瘧狀小柴胡湯主之〔第十〕七味

《千翼》 STB-07-011 ☞diff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見柴胡湯門

《玉函》 SOB-04-018 ☞diff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脈經》 SMK-09-06-004 ☞diff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有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在《傷寒》中

《金匱》 GGY-22-002 ☞diff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爲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全書》 SSB-145 ☞diff

⒁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爲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婦人傷寒∽必自愈:〔法〕”婦人傷寒,經水適來,譫語,無犯胃氣,及上二焦,自愈。”

《全書|法》 SSR-07-011 ☞diff

婦人傷寒經水適來譫語無犯胃氣及上二焦自愈〔第十一〕

《千翼》 STB-07-012 ☞diff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了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爲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當自愈

《玉函》 SOB-04-019 ☞diff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爲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當自愈

《脈經》 SMK-09-06-005 ☞diff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了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爲熱入血室無犯胃氣若上二膲必當自愈二字疑

《金匱》 GGY-22-003 ☞diff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凉和胸脇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全書》 SSB-143 ☞diff

⒀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凉胸脇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隨其實而取之:《玉》《脈》“隨其虛實而取之” 婦人中風∽隨其實而取之:〔法〕”婦人中風,經水適來,熱除脈遲,脇下滿,譫語,當刺期門。”

《全書|法》 SSR-07-009 ☞diff

婦人中風經水適來熱除脈遲脇下滿譫語當刺期門〔第九〕

《千翼》 STB-07-010 ☞diff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脇下滿如結胸狀譫語此爲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虛實而取之

《玉函》 SOB-04-017 ☞diff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凉胸脇下滿如結胸狀其人譫語此爲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虛實而取之

《玉函》 SOB-26-006 ☞diff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凉胸脇下滿如結胸狀其人譫語此爲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平病云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與此相反豈謂藥不謂鍼

《脈經》 SMK-07-13-006 ☞diff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凉胸脇下滿如結胸狀其人譫語此爲熱入血室當剌期門隨其虛實而取之《平病》云: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三焦與此相反豈謂藥不謂鍼耶?

《脈經》 SMK-09-06-003 ☞diff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凉胸脇下滿如結胸狀其人譫語此爲熱入血室當剌期門隨其虛實而取之

《金匱》 GGY-22-004 ☞diff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者愈

《全書》 SSB-216 ☞diff

⒀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寫之濈然汗出則愈

《千翼》 STB-08-039 ☞diff

陽明病下血而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寫之濈然汗出者則愈

《千翼》 STB-13-105 ☞diff

陽明病下血而譫語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寫之

《玉函》 SOB-05-040 ☞diff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玉函》 SOB-26-005 ☞diff

陽明病下血而譫語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脈經》 SMK-07-13-005 ☞diff

陽明病下血而譫語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當剌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者則愈

《脈經》 SMK-09-06-006 ☞diff

陽明病下血而譫語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當剌期門隨其實而寫之濈然汗出者則愈

《脈經》 SMK-09-06-001 ☞diff

婦人咽中如有灸腐狀半夏厚朴湯主之

《金匱》 GGY-22-006 ☞diff

婦人藏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脈經》 SMK-09-06-002 ☞diff

婦人藏燥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以數欠甘草小麥湯主之

《金匱》 GGY-22-007 ☞diff

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卽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靑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金匱》 GGY-22-008 ☞diff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爲諸經水斷絶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形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脇疼痛與藏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經候不勻冷陰掣痛少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衝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癲或有憂慘悲傷多嗔此皆帶下非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

《金匱》 GGY-22-009 ☞diff

三十六病千變滿端審脈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鍼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金匱》 GGY-22-010 ☞diff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卽發熱少腹裏急腹滿手掌煩熱脣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産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脣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脈經》 SMK-09-04-014 ☞diff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則發熱少腹裏急痛腹滿手掌熱脣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産瘀血在少腹中不去何以知之?其證脣口乾燥故知之當與溫經湯

《金匱》 GGY-22-011 ☞diff

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

《脈經》 SMK-09-04-006 ☞diff

婦人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土瓜根散主之

《金匱》 GGY-22-012 ☞diff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産漏下旋覆花湯主之

《脈經》 SMK-09-05-006 ☞diff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寒虛相搏脈則爲革婦人則半産漏下旋復花湯主之

《金匱》 GGY-22-013 ☞diff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主之臣億等校諸本無膠薑湯方想是前妊娠中膠艾湯

《脈經》 SMK-09-05-007 ☞diff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主之

《金匱》 GGY-22-014 ☞diff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爲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

《脈經》 SMK-09-06-007 ☞diff

婦人少腹滿如敦敦狀《要略》云:滿而熱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生後疑此爲水與血幷結在血室大黃甘遂湯主之

《金匱》 GGY-22-015 ☞diff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

《脈經》 SMK-09-05-008 ☞diff

婦人經水不利抵當湯主之在《傷寒》中

《金匱》 GGY-22-016 ☞diff

婦人經水閉不利藏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

《脈經》 SMK-09-05-009 ☞diff

婦人經水閉不利藏堅僻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礬石圓主之

《金匱》 GGY-22-017 ☞diff

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之

《脈經》 SMK-09-05-010 ☞diff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一云:治壞姙腹中疼痛

《脈經》 SMK-09-05-011 ☞diff

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方在《傷寒》中一云:腹中痛小便利理中湯主之

《金匱》 GGY-22-020 ☞diff

問曰婦人病飮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腎氣丸主之

《脈經》 SMK-09-07-003 ☞diff

問曰:有一婦人病飮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得病轉胞不得溺也何以故?師曰:此人故肌盛頭㪯身滿今反羸痩頭㪯中空感一作減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服腎氣圓以中有茯苓故也方在《虛勞》中

《金匱》 GGY-22-021 ☞diff

婦人陰寒溫陰中坐藥蛇床子散主之

《脈經》 SMK-09-07-001 ☞diff

婦人陰寒溫中坐藥蛇床子散主之

《金匱》 GGY-22-022 ☞diff

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卽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

《脈經》 SMK-09-07-009 ☞diff

婦人陰中蝕瘡爛狼牙湯洗之

《金匱》 GGY-22-023 ☞diff

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也膏髮煎導之

《脈經》 SMK-09-07-006 ☞diff

師曰:胃氣下泄吹而正喧此榖氣之實也膏髮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