유사조문


《全書》 SSB-104 ☞diff

⒂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已而微利∽後以:〔法〕없음

《全書》 SSB-105 ☞diff

⒂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 ⒁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爲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十三日 過經譫語者:《康平》“傷寒十三日不解 時{過經}譫語者” 以有熱也∽此爲內實也:〔法〕없음

《全書》 SSB-126 ☞diff

⒂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爲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抵當丸

不可餘藥:〔法〕없음

《全書》 SSB-014 ☞diff

⒂太陽病項背强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全書》 SSB-031 ☞diff

⒂太陽病項背强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全書》 SSB-016 ☞diff

⒂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鍼仍不解者此爲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爲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法〕없음

《全書》 SSB-267 ☞diff

⒂若已吐下發汗溫鍼譫語柴胡證罷此爲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SSB-266과 이어지는 조문

《全書》 SSB-063 ☞diff

⒁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不可更行桂枝湯:《康平》“喘家 不可更行桂枝湯”

《全書》 SSB-162 ☞diff

⒁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下後:《康平》“喘家 下後”

《全書》 SSB-101 ☞diff

⒁傷寒中風柴胡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⒁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

《全書》 SSB-149 ☞diff

⒂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柴胡不中與之半夏瀉心湯

嘔而發熱者:《脈》《玉》《千》嘔而發熱 柴胡湯證具:〔法〕없음 此雖已下之,不爲逆:〔法〕없음 此爲結胸也:《康平》“此爲結” 大陷胸湯主之:〔法〕없음 柴胡不中與之:〔法〕없음

《全書》 SSB-331 ☞diff

⒀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全書》 SSB-334 ☞diff

⒀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爲痺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痺

《全書|可不》 SSG-21-007 ☞diff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鞕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用前第二方

《金匱》 GGY-17-038 ☞diff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大承氣湯

《金匱》 GGY-17-039 ☞diff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大承氣湯

《全書|可不》 SSG-21-008 ☞diff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用前第二方

《金匱》 GGY-12-019 ☞diff

嘔家本渴渴者爲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飮故也小半夏湯方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湯

《金匱》 GGY-17-002 ☞diff

先嘔却渴者此爲欲解先渴却嘔者爲水停心下此屬飮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飮故也此屬支飮

《全書》 SSB-187 ☞diff

⒀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爲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爲陽明病也

《全書》 SSB-278 ☞diff

⒁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太陰:《康平》無此句 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翼》雖煩,暴利十餘行

痓濕暍

《全書|痓濕暍》 SSE-04-002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金匱》 GGY-02-001 ☞diff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全書|痓濕暍》 SSE-04-003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病源云惡寒名曰柔痓

《金匱》 GGY-02-002 ☞diff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痓

《全書|痓濕暍》 SSE-04-004 ☞diff

太陽病發熱脈沈而細者名曰痓

《金匱》 GGY-02-003 ☞diff

太陽病發熱脈沈而細者名曰痓爲難治

《全書|痓濕暍》 SSE-04-005 ☞diff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金匱》 GGY-02-004 ☞diff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全書|痓濕暍》 SSE-04-006 ☞diff

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

《金匱》 GGY-02-007 ☞diff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禁背反張者痓病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07 ☞diff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沈而細一作:緩此名濕痹一云:中濕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金匱》 GGY-02-014 ☞diff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沈而細者此名濕痺濕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全書|痓濕暍》 SSE-04-008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金匱》 GGY-02-015 ☞diff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09 ☞diff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飮口燥煩也

《金匱》 GGY-02-016 ☞diff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飮而不能飮則口燥煩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10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金匱》 GGY-02-017 ☞diff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全書|痓濕暍》 SSE-04-011 ☞diff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病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金匱》 GGY-02-018 ☞diff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値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全書|痓濕暍》 SSE-04-012 ☞diff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金匱》 GGY-02-019 ☞diff

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飮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脈經云病人喘而無濕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一字

《全書|痓濕暍》 SSE-04-013 ☞diff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金匱》 GGY-02-021 ☞diff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全書|痓濕暍》 SSE-04-014 ☞diff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金匱》 GGY-02-026 ☞diff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全書|痓濕暍》 SSE-04-015 ☞diff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金匱》 GGY-02-027 ☞diff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全書|痓濕暍》 SSE-04-016 ☞diff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卽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金匱》 GGY-02-025 ☞diff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卽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